紡織品數碼印花的發展及現狀¨’5'坦J數碼印花技術是數字技術與傳統印染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傳統印染行業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在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數碼印花代表著未來印染行業的技術發展方向。我國紡織品數碼印花從認識到應用經歷了十年左右的時間,業內人士對它的優越性產生了較多的共識,并稱為“一次紡織印花工藝技術的革命”或稱為“萬能印花技術”。因此,業者對這項技術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近年來,紡織品數碼印花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雖然機型、印料、從業者都在增多,但就紡織品數碼印花
產品而言,大部分仍停留在轉移印花,很少有直接噴在紡織品面料上的。紡織品數碼印花的發展現狀可以從印花系統、數碼印花機和印料三個因素來加以說明。
1.1數碼印花系統
紡織品的數碼印花開始于1970年代,旨在開發不接觸印花系統,用數碼產生多色圖案。在1990年代取得快速發展,完成了從技術模型到生產應用的轉變。在1999年巴黎國際紡織機械展上,數碼噴墨印花系統獲得業內廣泛關注。當時,所設計的大多數生產系統分辨率很低,僅僅用于地毯和立絨家具布的印花,而且用于印花的染料還需經過特殊的篩選,使這項技術推廣應用受到限制。美國Milliken公司的Millitron系統和奧地利Zimmer公司的Chromo Jet系統,開始都是運用電磁閥原理,利用計算機控制噴墨及氣流噴射來達到按圖案要求印出所需花型。當時印制精度(分辨率)不高,只有20 dpi左右,最高也只有40 dpi,不適用于服裝等紡織品的印花,只可用于地毯印花。到1980—1990年代,由于噴頭制造技術的改進和提高,運用了加熱氣泡和壓電方式的噴頭,提高了印花精細程度,才又掀起了研究數碼印花的熱潮。如日本Seiren公司1987年從事CAD壓電式噴墨印花技術的研究,開發了Viscotecs系統,1990年開始投入大量生產;日本鐘紡和佳能公司1993年開發了“奇妙印花”系統(氣泡式);大約同時期日本Konica和住友開發了Nassenger系統(壓電式)等噴墨印花設備。
由于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可以通過計算機自動讀出圖案原稿(或掃描輸入或直接輸入圖案的數碼照相軟件),加以數字處理后,直接在織物上進行噴墨印花,即數碼紡織品噴墨印花技術。據說Ft本Seiren公司的Viscotecs系統1998年生產紡織品達1000萬平方米,銷售額達120億Et元。各類纖維如棉、毛、絲、滌綸、耐綸和彈性纖維等均有;機織、針織、起毛、人造毛皮等齊全,成品適用范圍廣泛。現在世界各地如意、比、德、荷、法、美等國均在發展。
1.2數碼印花機
紡織品數碼印花機的機型還沒有完善定型,紡織品數碼印花機來自印刷業的噴墨打印機或叫噴繪機,目前國內外生產此類設備的廠商眾多,機型數以百計,但專門用于紡織品印花的噴墨機不多。
荷蘭Stork公司于1999年首次推出Amber數碼印花機,目前經改進后,可采用酸性染料進行真絲綢和錦綸/彈性絲綢印花,也可采用涂料印花或分散染料轉移印花,從而使該機可在任何一種坯布上進行高質量印花,而且不需進行前后道處理(除了涂料印花的熱固色外)。此外Stork公司還推出Zir-con滌綸印花機和Amethyst印花機,適用于高產量卷裝進出印花,可用于打樣和小批量生產。尤其適合印花廠試銷產品和批量定制產品生產。Amethyst 印花機可在棉、真絲和粘膠等不同坯布上印花,采用8色連續噴墨技術,可進行照相真彩印花或者可精映批量印花色彩和質量的全真打樣;可用CAD文件、掃描圖像或數碼照相直接輸入機內,在最大幅寬達1650 mm的坯布上印花。每天印花產量可達350 m,裝機布卷最長可達250 m,油墨儲存量可供最多16小時的不間斷印花。Amethyst采用Windows平臺Stork/Lectra軟件,與Stork、Lectra及其他多種CAD設計軟件包兼容。
在中國,杭州宏華數碼公司大約從1997年左右開始研究開發數碼紡織品噴墨印花技術且進展較為迅速。2000年7月由原國家紡織總局、浙江省科技廳組織鑒定,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除部分噴頭進口外,其壓電式印花設備、計算機軟件均自行設計制造。
1.3印料
印料是紡織品數碼印花的核心器材,剛開始,瑞士汽巴公司提出的三種墨水(即活性染料、酸性染料和分散染料)國內從1990年代后期就開始研制。分散染料顆粒易使印花機噴頭堵塞,顏料墨水對粘合劑品質要求多;此外,對同色后處理的溫度條件、各項色牢度及手感柔軟度都是考核它們的主要內容。從今天的角度和信息資料看,各種墨水品牌很多,生產廠商都在宣傳推廣各自的產品,但沒有哪個在實踐應用中得到一致好評。我們知道,一個染料(顏料)墨水的體系(4色、6色、8色)在印花過程中有一個配色軟件,該軟件有特定的專用性,應用于不同機器型號也有差異。所以每個墨水制造商推出自己墨水的同時還要提供配色軟件,這是一個比較復雜、難度較大的系統工程,對印花產品的色澤層次、鮮艷度、豐滿度品質有較大的影響。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