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2 勻染性
在織物上任取8個點,用測色配色儀測出染色織物在最大吸收波長處的表觀色深K/S值,然后計算出平均值和相對標準偏差Sr,以此表示染色織物的勻染性。相對標準偏差越小,則勻染性越好。
1. 3. 3 染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 3920—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摩擦牢度》測定。
耐皂洗色牢度 按GB/T 3921—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皂洗色牢度》中的B(2)試驗方法測定。
根據GB/T 250—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和GB/T 251—2008《紡織品色牢度
試驗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對染色牢度進行評級。
2 結果與討論
2.1 改性工藝的優化
2. 1. 1 改性劑質量分數對K/S值的影響
在NaOH質量濃度為4 g/L,改性溫度40℃,改性時間30 min,浴比1∶30的條件下,改變改性劑的質量分數,對織物進行改性,改性后的織物用活性黑RWN(5% omf)進行無鹽染色(以下同),其染色K/S值見圖1。
.png)
由圖1可知,棉織物經陽離子改性劑改性后,其染色性能顯著提高。隨著改性劑質量分數的增加,改性織物的K/S值逐漸提高。這是因為隨著改性劑質量分數的增加,織物上的改性劑增加,有效屏蔽了纖維上的負電荷,增加了纖維上的陽荷性,從而使活性染料的上染率顯著提高。試驗發現,當改性劑質量分數為2%(omf)時,改性染色棉織物的K/S值為18. 621,達到常規染色工藝條件下染色織物的水平(K/S值18. 503)。
2. 1. 2 NaOH質量濃度對K/S值的影響
取改性劑質量分數2% (omf),改性溫度40℃,改性時間30 min,浴比為1∶30,改變NaOH質量濃度,改性織物的染色K/S值見圖2。
圖2中,當NaOH質量濃度低于6 g/L時,K/S值隨NaOH質量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因為NaOH在改性時起催化作用,它能促進改性劑和棉織物發生反應,增強棉織物改性效果,從而提高染料對棉織物的上染率;而NaOH質量濃度超過6 g/L時,改性后織物的K/S值反而下降,這是因為加入NaOH一方面可催化改性劑與棉織物反應,但另一方面也會促使改性劑水解,使接枝到棉纖維上的改性劑水解斷鍵,減少了棉織物上改性劑的含量,從而降低了染色棉織物的K/S值[6]。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