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是人類文明程度的象征。復合材料是材料領域的后起之秀,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作為復合材料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軸向經編復合材料以其優異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可加工性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軸向經編技術是一種將一組或多組平行伸直的紗線通過編織紗綁縛成整體的先進編織方法。按經編結構中襯入的紗線層數可分為單軸向、雙軸向和多軸向三種。其中,多軸向經編技術是在單軸向、雙軸向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多頭襯緯編織技術,它始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經過30多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已日趨成熟,利用該技術,可以在織物的縱向、橫向或是斜向按照使用要求以一定角度襯入增強紗線,充分發揮了織物結構中每一組分的性能。這種織物結構與高性能纖維和新興的復合成型技術相結合所開發的性能優異的先進增強復合材料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交通、建筑等許多領域,成為當今新材料領域研究與開發的熱點。目前,世界各國對這一新技術的生產設備、應用領域等競相開展研究,使該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
1 多軸向經編織物生產設備
經編設備是經編工業的生產手段和物質基礎,其技術水平、質量和制造成本與經編工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自1981年世界上第一臺Copcentra多軸向經編機在Liba(利巴)問世以來,先進的工業國家對它的生產和加工技術等開展廣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德國Karl Mayer(卡爾邁耶)公司和Liba(利巴)公司作為世界上先進的經編機械生產商,其在多軸向經編機領域的研究處于世界前列。早前,卡爾邁耶公司曾推出RS2DS型拉舍爾多軸向襯緯經編機,該機器在編織多軸向織物時, 織得的織物布面清晰,但因鋪線最多只能4層, 而且機器結構復雜,機速只有400r/min,生產效率低,現已淘汰[1]。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多軸向經編機不斷推陳出新,現今常用的多軸向經編機主要有卡爾邁耶公司的Malimo Multiaxial系列和利巴公司的Copcentra MAX 3 CNC系列,兩公司的機器在生產和設計方面各有千秋。
卡爾邁耶的Malimo Multiaxial型設備技術含量高,導紗梳櫛穩定性的提高以及襯緯紗架的合理設計,使得機器的速度可達1400r/min,相應的產量達到240m/h。成圈系統(如圖1所示)采用ST導紗片(針),有利于拉緊布面,也利于梳理和分開襯經紗,防止編織時刺傷纖維層。編織點的巧妙設計使得機器在對玻璃纖維進行生產時,磨損少,結構堅固,適合襯入較厚的紗層[2]。該機的襯緯系統由伺服電機獨立傳動,進行襯緯紗之間的相互連接同時形成所需要的軌跡,襯緯紗的角度可在-45°到+45°之間變化,標準配置是六層,±45°/0°/90°,一層短切氈(機后),一層無紡布(機前),積極式的襯緯方式,使得布邊損耗較傳統機器(尤其是高速機器)少。同時,該機在生產碳纖維時,使用了帶有單紗張力補償裝置的特殊筒子架,緯紗引入織物時保證紗線平行而幾乎無損傷,張力較均勻[3]。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提高,該機的產品范圍進一步擴大,可以生產各種工藝底布,用于風輪葉片、車船部件、高壓容器和運動裝備等。 為了加快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滿足企業對馬里莫經編機的大量需求,卡爾邁耶推出了Multiaxial系列的新一代多軸向經編機Malitronic。該機設計新穎、合理,生產效率、操作性能和織物品質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深受各國青睞。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