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船艇制造
用于船艇制造的多軸向經編織物通常以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纖維等為原料,同時結合新型的成型和復合技術,這樣形成的產品除了可減少紗線的使用量以及減輕船體重量外,還可以減少合成樹脂的用量、縮短浸漬時間等。卡爾邁耶馬利莫公司曾聯合德累斯頓大學和開姆尼茨Saxon紡織研究所采用玻璃纖維多軸向經編織物作為骨架材料,開發了一艘尺寸為4090mm×730mm×320mm,船體厚度只有2~3mm,重量僅為27kg的輕質高強的玻璃鋼船。可以說,用玻璃纖維多軸向經編織物生產的船只與其它材質船只相比具有更多優點,它質量輕、船速快、節油、抗碰撞和抗風浪性能好、耐腐蝕以及抗老化性好。用強度相同的多軸向經編織物替代機織物生產游艇(圖7),可節省30%的玻璃纖維,使游艇生產者獲得相當顯著的經濟效益[6]。多軸向經編織物在船艇制造上的大量應用,無疑給多軸向經編增強材料的生產企業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2.2.4 建筑工程
近年來,多軸向經編織物正越來越多地用在增強混凝土上,用于重建和修復建筑物。在馬利莫7F機器上可以生產這種增強織物,常用的是四軸向織物,在其縱向(0o)、橫向(90o)和斜向(±45°)都有增強紗線。增強的具體方法是在混凝土立柱的整個長度方向上包覆一層該多軸向經編增強織物,這樣可以恢復其穩定性,同時還能夠抵御扭轉應力和彎曲應力,如圖8所示。

2.2.5其他應用
近年來,多軸向經編增強材料還大量應用于交通運輸中的火車機車殼體、車用夾芯板;軍用工程中的防彈服、防彈頭盔;體育運動器材中的滑雪板、沖浪板等[7]。
3 多軸向經編技術發展策略
多軸向經編技術在紡織品產業用領域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發展方向,目前正處于急速上升階段,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然而,我國的多軸向經編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為了盡快趕上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發展策略:
1、制定合理規劃。我國多軸向經編技術基礎相對薄弱,發展該技術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科研機構和企業統籌兼顧,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切忌急于求成,盲目隨從。近年來,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對各種新型增強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多,碳纖維低密度、高強度、高模量、耐高溫的性能特點使其成為制造航空航天器材的理想材料之一。為此,我國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不斷加強對碳纖維多軸向經編增強復合材料的研究,進一步推動我國多軸向經編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中的應用。
2、引進先進設備。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多軸向設備;消化、吸收國外一流的機械設計和制造技術;加強研發投入,生產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多軸向生產設備。由于目前國產的多軸向經編機大都只適用于滌綸纖維、玻璃纖維的生產,用于碳纖維生產的多軸向經編機在國內幾乎是空白。因此,國內的各科研機構和企業應加強合作,不斷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的碳纖維多軸向生產設備的各項技術,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碳纖維多軸向經編機,從而不斷提升我國多軸向經編裝備的整體水平。
3、加強技術交流。多軸向經編技術在國外已比較成熟,應用領域也比較廣泛,而在國內才剛剛開始,因此國內的專業人士應積極參加國內外各種展會和技術交流會,收集更多的信息,力求運用最新、最佳的技術手段來發展和壯大我國的多軸向經編業。
4、培養優秀人才。多軸向經編技術融合了紡織、材料、力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因此高等院校應有計劃的培養出具有多學科技能的交叉型、復合型人才,為我國多軸向經編技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