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率測定:
第三次拉伸循環時﹐用拉伸至80%及回復至30%伸長率時的織物張力來計算斜率﹐張力值可以從拉伸圖得到或計算機自動記錄。
斜率(Slope)=拉伸至80%伸長率時織物的張力/回復至30%伸長率時織物的張力
在織物中﹐如果氨綸是襯緯或襯墊(Laid in)﹐如經編拉舍爾織物﹑大多數902C 織物﹐回復功最小﹕70%﹔斜率﹕≦5.0。
在織物中﹐如果氨綸是織入(Knit in),如圓筒布﹑經編織物﹑大多數906B織物﹐回復功最小﹕70%﹔斜率﹕≦10.0。
織物只要一個方向達到以上要求﹐就可以稱為Lycra Soft織物。
(B) 寬/窄幅彈性織物的模量和伸長率測試( SARA LEE 14)
此方法用于測試寬/窄幅彈性織物通過等速拉伸機(CRE)的極限伸長率和拉力。此方法用于測試寬/窄幅彈性織物(由天然/人造彈性纖維與其它合纖/天然纖維混紡而成)的模量和伸長率。使用等速拉伸機(CRE)﹐布板的伸長率隨時間是勻速變化的。將布板在溫度為70±2℉(21±1℃)﹐相對濕度為65±2%的環境下至少條件化4小時。等速拉伸機(如Zwick):帶全自動記錄和循環控制裝置及特制的夾鉗。
設備:沖壓剪裁機(電動或手動)。單針縫紉機。夾鉗間距卡板(123.4mm或4.857”)直尺﹑剪刀和標識筆。50/3 Spun滌綸縫紉線。在溫度為70±2℉(21±1℃)﹐相對濕度為65±2%的環境下將布板松弛平放﹑條件化至少4小時。
寬幅彈性織物(≧76mm或3”)
剪取2塊305mm×76 mm(12” ×3”)布板(一塊橫向一塊直向)。注﹕應避免在距布邊1/3之內剪板﹐如果可能﹐應沿布板的經﹑緯方向剪板﹐保持相同的經﹑緯紗數﹐并保持紗線不脫散。作間距為254±2 mm(10±0.05”)的二條平行標識(距布邊兩端等距)﹐對彈力網眼經編織物﹑滿地花紋花邊等﹐在作平行標識前﹐應對齊花紋。對疊布板﹐將平行標識線對齊﹐沿標識線縫合形成內經為127 mm(5”)的布圈﹐然后沿標識線再縫一條線。
注﹕用50/3 spun滌綸縫紉線以12±1針/英寸縫合﹐保持1”的線尾。
窄幅彈性織物(≦76 mm)
剪取305 mm(12”)長﹐全布封的布板作測試。作間距為254±2 mm(10±0.05”)的二條平行標識(距布邊兩端等距)。注﹕如果要求﹐在平行標識前﹐應對齊花紋。對疊布板﹐將平行標識線對齊﹐沿標識線縫合形成內經為127 mm(5”)的布圈﹐然后沿標識線縫一條線。
注﹕用50/3 Spun滌綸縫紉線以12±1針/英寸縫合﹐保持1”的線尾。
CRE設定﹕設定夾持距離為﹕4.857”(123.4mm).
用夾鉗間距卡板調節夾鉗間距至卡板剛好緊貼夾鉗。在上述標識環境下測試。
測試循環﹕三個拉伸循環(特殊要求的﹕五個拉伸循環)
LO=127mm/kg或5in./lb
FV=0(無預定拉力)
DIM=0
Format=2221
拉力(FQ)和outgoing/incoming參數通過此測試得到。
速度為﹕
V1=1000mm/min(或39.3in./min)
V1=508mm/min(或20in./min)
VRET=1000mm/min(或39.3in./min)
VMAX=1000mm/min(或39.3in./min)
注﹕所有的CRE拉伸機﹐都必須使用以上參數作測試﹐即使術語不同﹐CRE的操作軟件和計算機應有相似的設定。
選擇程序﹐根據需要或要求改變outgoing/incoming參數和測試拉力。
用夾鉗間距卡板(4.857”或123.4mm)檢查夾鉗距離,將布圈套在上夾鉗(拉桿)上﹐調顯示屏為0(拉力應顯示為0). 再將布圈全部套上﹐使縫線位于拉桿中部。根據拉伸機的設定按上/下箭頭或Shift+F10(如果使用計算機)開始測試。根據需要的循環次數拉伸布板,打印測試結果﹐記錄模量和伸長率。報告模量(精確到0.005kg)和極限伸長率(精確到0.1%).
注﹕若原始資料要求等速拉伸機(CRE)設定拉力單位為磅(lb),報告時結果用(lb).
(B)寬彈性布的拉伸性能,等加負荷試驗機﹕CRL (ASTM D 1775-94)
本測試方法是用來評估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純紡或混紡的寬彈性布的拉伸性能。本測試不適于窄身彈性布。
名詞解釋
寬的彈性布定義﹕幅寬>150mm或6英寸。
elongation:材料隨著拉伸在長度方向伸長的比率﹔
extension:伸長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