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用水量大、回用率低、水資源浪費嚴 重.深度處理印染廢水并進行回用.不僅可節約大量 新鮮水.還能直接減少廢水排放量.對促進印染行業 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1] 近年來混凝劑被廣泛用 于印染廢水處理中[2]。雙氰胺脫色劑是一種陽離子 甲醛雙氰胺樹脂縮聚物,集脫色、去除CODo等功能 于一體 其脫色機理是高密度陽離子基團與廢水中 染料分子的磺酸基、羧酸基等陰離子基團相結合形 成疏水性難溶鹽并從水中分離出來.從而達到脫色 目的 雙氰胺脫色劑與PAC復配使用可以提高絮體 沉降性能.彌補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單獨使用時絮體 沉降性能欠佳的不足.強化混凝效果 筆者以山東 某家紡企業的印染廢水二級處理出水為研究對象. 以色度、COD UV 去除率作為主要考察指標,將 雙氰胺脫色劑與聚合氯化鋁(PAC)復配使用進行強 化混凝試驗。
1試驗部分
1.1試驗水質
試驗所用污水系某印染廠生化處理尾水.其COD。為200—300mg/L,pH為8.0—8.5,色度為1 800~2 000度,UV254為4.2~4-3 cm-1。1.2材料及儀器 材料:PAC,A1203質量分數為8%~10%,武漢銀 河化工精細有限公司:雙氰胺脫色劑,無色或淡黃色 透明黏稠液體.固含量≥50%.鞏義市濰瀾水電設備 材料廠 儀器:UV1201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分 析儀器公司;Salter 3C pH計,奧豪斯儀器有限公司;MY3000—6A型混凝試驗攪拌儀.武漢市梅宇儀器有限公司
1.3 混凝實驗
向燒杯中加入1 L水樣(水溫為25 clc).置于混 凝試驗攪拌儀中.投加不同劑量的PAC和雙氰胺脫 色劑,在200 r/min轉速下快速攪拌30 S.再以45 fmin慢速攪拌10 min。靜置沉降15 min.從取樣口 小心取樣,測定上清液的CODQ、色度及UV 。
1.4 分析方法
COD。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UV25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色度用鉑鈷標準比色法測定
2結果及分析
2.1 復配混凝劑投加量的確定
首先確定PAC的最佳投加量.結果見圖1
.png)
由圖1可見:CODcr去除率隨PAC投加量的增 加而提高,當PAC投加量>87.5 mg/L后,CODcr去除 率下降 原因是鋁鹽投加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產生了 “膠體保護”作用.使脫穩膠粒被包卷而重新穩定(也稱“再穩”現象) ,導致CODcr去除率下降。而 脫色率和UV 去除率則隨PAC投加量的增加持續 升高.這可能與廢水中復雜的染料性質有關。當PAC 投加量為87.5 mg/L時,CODcr去除率出現峰值(33.51%),脫色率、UV: 去除率也較高(分別為31.95%、26.92%),所以PAC最佳投加量為87.5 mg/L。 在快速攪拌速度為200 r/min.攪拌30 s。慢速攪 拌速度為45 dmin.攪拌10 min.同時投加PAC和雙 氰胺脫色劑(PAC投加量87.5 m璣)的條件下,考察 雙氰胺脫色劑的最佳投加量.結果見圖2 圖2表明:脫色率、CODcr 去除率和UV 去除 率隨雙氰胺脫色劑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當其投加 量為0.12 mL/L時,混凝效果明顯改善,其CODcr去除率、脫色率和UV捌去除率相對于未添加雙氰胺 脫色劑時分別提高了20%、4O%、1O%:當雙氰胺脫 色劑投加量超過0.12 m L后,COD&去除率和UV 去除率下降,脫色率繼續升高并趨于平緩。雙 氰胺脫色劑用量越大.對印染廢水的脫色率越高.這 是由于雙氰胺脫色劑作為有機聚合電解質在水中具 有電中和、吸附、卷掃作用(4_ 。另外,活性染料分子 含有的一SO,一、一COO一也能與陽離子型的雙氰胺脫 色劑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大分子物質從而脫穩混凝 分離出來【們。綜合考慮CODo和UV 的去除效果, 確定雙氰胺脫色劑的最佳投加量為0.12 mL/L。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