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綜上.PAC與雙氰胺脫色劑復(fù)配使用時的去除 效果較單獨投加PAC的效果好。最佳復(fù)合配比為0.12 mL/L雙氰胺脫色劑+87.5 m PAC。
2.2投加方式對混凝效果的影響 在最佳復(fù)合配比(O.12 mL/L雙氰胺脫色劑+ 87.5 m璣PAC)、慢速攪拌(45 dmin,攪拌10 min) 下.研究了投加方式對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響。
試驗 采用3種投加方式:(1)先投加PAC,以200 Nmin攪 拌30 s,再加雙氰胺脫色劑攪拌30 s;
(2)先投加雙 氰胺脫色劑.以200 r/min攪拌30 s,再加人PAC攪 拌30 s;
(3)同時投加PAC與雙氰胺脫色劑,于200 Hmin快速攪拌30 s。
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方式1、方式3 對CODcr 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別為54.64%、59.99%).方式2最差(去除率為46.72%),據(jù)此后續(xù) 試驗采用PAC與雙氰胺脫色劑同步投加方式。2.3 DH對混凝效果的影響 用質(zhì)量分?jǐn)?shù)均為10%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 液調(diào)節(jié)水樣DH,按最佳復(fù)合配比和最佳投加方式進 行混凝試驗。結(jié)果見圖3。由圖3可見,該復(fù)合混凝 劑對DH的適應(yīng)性較強。pH=3~9時去除污染物效果比較明顯,CODcr去除率為42%~53%,脫色率為68%~78%.UV2s4去除率為41%一47%(pH在3~7時 基本維持穩(wěn)定且略有上升趨勢,pH在7 9時處理效 果略有下降),pH>9后明顯下降。原因在于堿度太高 使得鋁鹽更多轉(zhuǎn)化為A1(0H),膠體、[A1(0H) ]一、[A1(OH) ]:一等,這些水解產(chǎn)物帶負(fù)電或不帶電荷, 不能與負(fù)電性的染料膠粒表面發(fā)生電中和作用.且 吸附架橋作用減弱,混凝效果不好 ;此外pH增大, 復(fù)合混凝劑的荷正電率會降低[8].不利于與染料形 成締合物(93。綜上所述,pH為7時混凝效果最佳。弱 酸性效果好于弱堿性。
.png)
2.4攪拌方式對混凝效果的影響
以CODcr去除率為考察指標(biāo),選取快速攪拌速 度(A)、快速攪拌時間( 、慢速攪拌速度(C)、慢 速攪拌時間(D)為影響因素,進行四因素三水平的 L9(3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的選取參考了前期單因 素試驗的結(jié)果,各因素水平見表l,試驗結(jié)果見表2。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