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KOH的相對分子質量
m———樣品的質量(g)
(2)單、雙酯含量[5]
采用雙指示劑法測定單、雙酯的含量。準確稱取合成磷酸酯樣品(為方便滴定操作,提高試驗準確度,每次稱取樣品小于1g)置于廣口燒杯中,加入體積比為1∶1的乙醇水溶液30mL,加熱溶解,攪拌數分鐘,加3滴溴甲酚綠指示劑,然后用0.1mol/LKOH標準溶液滴定至藍綠色,記下此時的讀數為V1;然后加3~5滴酚酞指示劑,繼續滴定至青紫色,記下此時的讀數為V2;此時,加入CaCl2飽和溶液至不再產生白色沉淀,繼續用KOH標準溶液滴定至青紫色,記下此時的讀數為V3。樣品中各物質含量用下式計算:
單酯=(2V2-V1-V3)/V1×100% (2)
雙酯=(2V1-V2)/V1×100% (3)
磷酸=(V3-V2)/V1×100% (4)
(3)耐堿性
在250mL燒杯中配制200mLNaOH溶液,質量濃度為300g/L,在燒杯中分別加入2g磷酸酯合成樣品,用玻璃棒輕輕攪動1min,待液面靜止后,觀察堿液的清濁情況。若堿液清澈,表明產品耐堿性好;反之,
則耐堿性差[6]。
(4)滲透性
采用帆布沉降法。將標準棉帆布(直徑為3cm)放入1000mL質量濃度為300g/L的NaOH溶液的燒杯中,并向燒杯中加入2g磷酸酯的合成樣品。常溫下,記錄標準帆布的潤濕時間(從投入開始到布面全部潤濕的時間)和沉降時間(從投入開始到布面沉到燒杯底部),測3次,取平均值。沉降時間越短,表明耐堿透性能越差。
1.5.2 絲光性能測試
(1)強力
在YG026D-500電子織物強力機上測定,按照GB/T3923.1—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測試。
(2)吸附性能
選擇鋇值方法進行織物吸附性能測試。試驗方法按絲光效果測定-鋇值法測試方案[7]進行操作,為了減小試驗誤差,做2次平行試驗,取平均值。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