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已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這些纖維織物(尤其是棉織物)使用一段時間后常會出現僵硬、手感粗糙等不良現象,而一些直接接觸皮膚的織物如毛巾、內衣、嬰JLHE裝、尿布等,僵硬現象會給使用者帶來不便.[1]為了使織物能再次恢復柔軟,常用方法是對織物進行柔軟處理.織物柔軟劑主要是有機硅表面活性劑類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季銨鹽類[2],而季銨鹽類主要包括:烷基三甲基銨鹽、雙烷基二甲基銨鹽、雙酰胺基烷氧基銨鹽和咪唑啉銨鹽等.[3]其中,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D1821)具有優良的柔軟性能,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廣泛的織物柔軟劑.因DI821生物降解性差、易使織物泛黃、復配性差,近20年來,世界各國都爭相開發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柔軟劑產品,如酯基季銨鹽等,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4-9]本文以二甲基硬脂酸乙酯基叔胺及1,3一二氯一2一丙醇為原料合成了一種雙酯基Gemini季銨鹽織物柔軟劑(DEGQS),優化了合成的工藝條件,并對其表面活性和應用性能進行了測試.
1試驗
1.1材料及儀器
織物:無紡布、的確良布(市售).試劑:二甲基硬脂酸乙酯基叔胺(自制),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均為分析純,天津科密歐化學試劑公司),1,3一二氯一2一丙醇(化學純,蘇州億翔化工有限公司),織物柔軟劑D1821,酯基季銨鹽二烷基酯基羥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銨(EQ).
儀器:YHR一8400S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日本島津公司),UNITYINOVA400型超導核磁共振譜儀(美國瓦里安公司),QBZY一1全自動表面張力儀(上海方瑞儀器有限公司),WSD一111型白度計,M508擺動式織物柔軟度測定儀.
1.2合成
在裝有攪拌器、溫度計和冷凝管的250mL四口燒瓶中加入適量二甲基硬脂酸乙酯基叔胺、1,3一二氯一2一丙醇、乙醇,加熱回流攪拌,一定溫度反應合適時間,通過測定胺值確定反應終點,然后減壓蒸餾除去溶劑和未反應的低沸物,得黃色粘稠狀膏體,經丙酮洗滌及乙酸乙酯,乙醇重結晶,獲得白色蠟狀粉末即為目標產物(DEGQS).反應方程式如下: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