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染色工藝
處方:羊毛1.000 g,石榴皮色素10—30 mL(原液),溫度40~100 oC,染色時間10~70 min,浴比1:30。染色工藝曲線見圖1。
1.3測試指標
1.3.1上染百分率測試
用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定染色前后染液在其最大吸收波長(λmax)處的吸光度值(A0、Ai )。按照下式計算上染百分率]:
上染百分率=(1一n Ai/m A0)X 100%
式中:Ai為染色殘液稀釋n倍后的吸光度;A0為染色原液稀釋m倍后的吸光度。
1.3.2準二級動力學參數計算
準二級動力學模型基于吸附速率由纖維表面未被占有的吸附空位數目的平方決定的假設 ,其公式為
.png)
將式(1)定積分,簡化得到
.png)
在式(2)中,以t/q 為因變量,t為自變量作圖,可得到一條直線,進而求得平衡吸附上染量q 及速率常 數k。式中:q 為染色平衡時纖維上染料量(mg/g);q 為t時間時纖維上的染料量(mg/g);k為速率常數(g/mg·min)。其中纖維上的染料含量按式(3)計算得到。
.png)
式中:C0 為染液中石榴皮色素的初始質量濃度(g/L);Ct 為染色t時刻染浴中石榴皮色素的質量濃度(g/L);V為總的染液的體積(L);W為纖維質量(g)。
2結果與討論
2.1 石榴皮色素最大吸收波長的確定
根據1.2.1工藝提取的石榴皮色素在不同波長 條件下測得的吸光度,繪制出石榴皮色素的吸收光 譜曲線,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知,提取的石榴皮 色素為黃色,其最大吸收波長為420 nm。
.png)
2.2羊毛纖維改性工藝優選
2.2.1 WLS改性羊毛纖維工藝方法的優選
按1.2.2工藝,固定改性溫度為60℃,改性處 理總時間為30 min,改變改性工藝方法,即改變WLS與碳酸鈉的添加方式,然后按1.2.3工藝染 色,在70℃條件下染色40 min,最后測定經不同改 性工藝方法改性羊毛纖維的上染百分率,其中WLS 用量20%(owf),碳酸鈉用量20%(owf),石榴皮色 素10 mL,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只加入WLS的上染百分率高于只 加入碳酸鈉的上染百分率;而WLS與碳酸鈉共同進行改性,上染百分率進一步提高,這是由于WLS是 一種含有多個環氧乙烷活性基的陽離子季銨鹽類改 性劑,在堿催化作用下,環氧乙烷活性基與羊毛中的 氨基等含活潑氫基團發生開環加成反應,使羊毛纖 維改性,帶有一定量的正電荷,進而增大其與石榴皮 色素間的靜電引力,改善羊毛纖維染色性能;在固定 改性總時間的條件下,采用WLS與碳酸鈉同時加入 改性浴中的一浴一步法工藝時,上染百分率最高,可達 到85.83%;而采用先用WLS處理羊毛纖維5 min后, 再加入碳酸鈉處理25 min后的一浴兩步法工藝時,由 于碳酸鈉處理時間縮短了5 min,上染百分率較一浴一 步工藝方法有所降低。說明WLS必須在堿性浴中改 性羊毛,而且堿處理時間一定要適當延長,以便使wLS 充分地交聯固著在羊毛纖維上。考慮到采用一浴一步 法改性工藝簡單,上染百分率高,因此,改性羊毛纖維 的工藝方法可采用一浴一步法工藝,即WLS和碳酸鈉 同時加入改性浴中進行改性。
.png)
2.2.2 碳酸鈉用量的優選
按照1.2.2工藝,采用一浴一步法的改性工藝,在60℃條件下將羊毛纖維投入到用量20%(owf) WLS和0~40%(owf)碳酸鈉的改性浴中,處理20 min,然后按1.2.3工藝染色,在70℃條件下染色40 min,最后測定碳酸鈉用量對上染百分率的影響,結果如圖4所示。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