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2 預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
納濾的預處理工藝對濁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進水平均濁度為5. 8 NTU 的情況下,出水平均濁度達到了1. 64 NTU,平均去除率為71. 7%。經過預處理后, 出水的SD I值為3. 5 ~4. 8, 平均為4. 1。預處理出水經保安過濾器過濾后,可基本滿足納濾膜進水的水質要求。但試驗中發現,精密過濾器的污染情況較為嚴重,一般10~12 d需更換1次濾芯。
2.3 納濾系統的處理效果
2.3.1 水回收率隨時間的變化
初始時的進水壓力為0. 92MPa,膜通量約為19L/(m2·h) ,系統的初始水回收率約為15%。納濾膜系統的水回收率隨運行時間的變化如圖2所示。
2.3.2 壓力差隨時間的變化
壓力差是進水壓力與濃水壓力之間的差值,即進水流經膜元件的壓力降低值。在連續流下,如果壓力差增加,則意味著膜孔的堵塞加劇。試驗中納濾膜系統的壓力差隨運行時間的變化見圖3。
2.3.3 脫鹽率隨時間的變化
納濾系統的脫鹽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4所示。
.jpg)
2.4 各單元出水水質情況
各單元的出水水質指標的平均值見表4。
.jpg)
從表4可以看出,經該工藝處理后出水中二價以上的離子均未檢出,一方面表明納濾系統對二價以上的離子具有很高的去除率,另一方面也可能與進水的二價離子濃度較低有關。經組合工藝處理后出水中各主要水質指標均滿足設計的回用水水質要求。
3 結論
①以某大型印染廠廢水處理站排放口出水為原水,采用曝氣生物濾池—納濾工藝進行印染廢水的再生回用處理,結果表明,曝氣生物濾池對原水具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在水力負荷為1.02 m3/(m2·h)時,其對COD的去除率為31. 4%。
②納濾系統的預處理工藝采用混凝沉淀加機械過濾工藝,對濁度的平均去除率為71.7% ,出水平均濁度為1.64 NTU;出水SD I值平均為4.1;預處理工藝出水經保安過濾器過濾后可基本滿足納濾膜進水水質要求。
③納濾系統的水回收率隨運行時間的延長而下降;壓力差則隨運行時間的延長而上升; 在進水TDS為3750~4280 mg/L時,納濾系統的脫鹽率為95.4%~96.6% ,平均為96.1%。系統運行28d時進行化學清洗,清洗后的水回收率可恢復至運行初期的94%;清洗前、后其脫鹽率沒有明顯變化。
④組合工藝的出水水質可滿足設計的回用水質要求,處理效果較為穩定。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