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核心,并在核表面最終形成有機殼層結構膠粒。據此可推想核殼結構粒子在形成機理上會出現單核、多核成核過程,核的大小和形狀不一。
2.3核殼結構粒子的光催化性能
本實驗采用紫外燈照射促進HCHO溶液降解的方法來測試核殼結構納米TiO2/PU/PMMA復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實驗采用含不同比例納米TiO2的復合材料,以及只采用納米TiO2制備涂膜的方法對比測試復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結果見圖5。
圖5不同納米TiO2含量試樣的吸光度與光催化降解時間的關系圖
Figure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bance and 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 time of sample of different nano TiO2 content
由圖5可見:隨著時間延長,試樣光催化效率逐步升高,約75min后,光催化效率趨于平緩。這主要由于起始納米TiO2吸收的光能較低,導致光催化效率低,隨時間延長,TiO2納米粒子吸收的能量增加,光催化活性中心增多,故催化效率提高;降解時間在60~75min時,隨降解反應進行,HCHO濃度漸低,體系中可供TiO2進行降解反應的HCHO量也逐漸降低,再延長降解時間,光催化降解HCHO效率變化不大。由圖5還可見:隨納米TiO2含量增大,HCHO降解率也進一步提高。當納米TiO2含量由0.7%增大到8%時,所有試樣的光催化降解曲線的線性回歸方程均為:y=ae-bx,其中a、b分別為常數。由于吸光度和體系中HCHO濃度成正比,上式可寫成:ε×C×1=ae-bx,兩式取對數可得:lnC/C0=kx,其中C為濃度,x為反應時間,可見此光催化降解反應為一級動力學反應。a、b兩常數與TiO2含量的關系見表2。
表2試樣中TiO2含量與常數a、b及樣品2h光催化降解率的關系
.png)
由表2及圖5可見:各試樣的光催化降解曲線幅度相差極小,當TiO2含量為0.7%和100%時,b值偏離較大。由圖5可見:兩樣品降解動力學曲線與其余樣品降解曲線偏離較大,這為選擇納米TiO2含量提供了依據。在可選擇的情況下,TiO2含量以1%為宜,既可以減少TiO2用量,又不至于明顯降低光催化降解效率。由表2及圖5還可見:隨納米TiO2含量增大,HCHO光降解率改善并不明顯,且純納米TiO2涂膜的光催化效率最高也僅為89.63%,這其中可能的原因為:第一,納米TiO2本身催化活性有限;第二,降解時間不足,未能使降解反應充分進行;第三,納米TiO2光催化效率不僅與納米TiO2含量有關,還與HCHO的濃度有關。當反應時間達2h后,HCHO濃度已降低到25%左右,這時HCHO濃度成為制約反應速率的關鍵因素。因此,不同含量納米TiO2試樣的光催化降解HCHO效率相差并不很明顯。
3結語
(1)以KH-570改性的納米TiO2分散性及穩定性均較好,為制備核殼結構粒子提供了保障。
(2)透射電鏡結果表明:合成了以納米TiO2為核,PU與PMMA為殼的核殼結構納米復合乳液,且在紫外燈照射下其涂膜的光催化降解甲醛效率可達80%以上,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3)納米復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速率隨時間延長先增大,再隨HCHO濃度的降低而趨于平緩。其光催化降解曲線成S形,符合擬一級反應動力學,所有試樣的降解曲線的線性回歸方程均為:y=ae-bx。
(4)與純納米TiO2材料相比,具有核殼結構的納米TiO2/PU/PMMA復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良好。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