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印花是最年輕的具有工業規模的織物印花技術,20世紀60年代后期有人首次開發轉移印花, 在長期發展中,轉移印花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市場 競爭中保留下來原因是它具有許多優點。
(1)花紋富有藝術性,層次豐富,形態逼真, 圖案精細;
(2)由于轉移印花在生產過程中消除了濕處理的 緣故,所以無廢水排放,符合21世紀綠色生產要求;
(3)工藝簡單;交貨迅速,生產高度靈活;
(4)投資少,占地小,上馬容易;
(5)紡織品印花無廢品,若有廢品出現已被轉 移印花紙處截流。盡管轉移印花具有這些優點,但是由于織物印 花成本的提高,未來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化。轉移印花紙(膜)的生產和直接印花一樣,沒有擺脫印版 的束縛,生產彩色的印花織物都必須制網版,每種 顏色需制一塊網版,制版不僅費工耗時,而且使成 本增高。目前國內轉移印花主要是一種印刷工藝, 為了能使轉移印花能很好地直接用于工廠現有的印 花儀器,對轉移印花印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 本文從分散染料轉移印花印墨的制備及應用性進行 了研究,制備可用于印花機的轉移印墨,并對其最 佳工藝參數等應用性進行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與試劑 織物滌綸針織物, 分散染料分散藍sE一2R、分散藍HGL、分散紅3B (均為商品染料)。 助劑DMF、丙酮(均為分析純),天然高分子增 稠劑、油基型增稠劑、水基型增稠劑。
1.2儀器與設備索氏提取器,722S可見分光光度計,恒溫振蕩 器,電腦測色儀,天平,水浴鍋,烘箱,焙烘器, 實驗室印花機(YKP6080),平板式熱轉移機。
1.3試驗方法
1.3.1分散染料精制方法 將三種不同商品染料溶于丙酮中,溫度為 80℃,用索氏提取器提純染料至顏色很淺。提純后 的染液揮發取染料結晶。
1.3.2轉移印花的方法 首先用分散染料制備的印刷油墨在紙上印制圖 案,待印墨干后,把轉印紙置入平板式熱轉移機, 使轉印紙印花面和織物對面貼在一起,在高溫條件 下壓燙,完成轉移印花過程。
1.4測試方法
1.4.1染料濃度的測定 配制濃度為C1的染料溶液,溶劑為DMF。在可見 光區做出該染料的吸收光譜曲線,找出最大波長。 然后從容量瓶中取出體積為V 染料用小容量瓶V 定 容,染料的濃度C2=C1 ×V1/V2 。
1.4.2表觀色深的確定 將印花布樣用電腦測色儀測量布樣的色深,每 次分別進行三組平行試驗。然后根據不同時間不同 溫度的色深作出不同工藝條件下的色深曲線。
2結果與分析
2.1分散染料精制后濃度的提升 將各種不同商品分散染料進行精制,測試提純 率,制作濃度一吸光度曲線,結果見圖1-圖3。
2.1.1分散藍SE-2R提純率 用商品分散藍SE一2RSfJ作濃度一吸光度曲線,結 果見圖1。
.png)
取精制后染液V 為0.2mL,吸光度A為0.487,染料濃度為C2為4.000mg/L。而由圖可知相同吸光度A時,精制前染料濃度C2’為15.537mg/L。得出結論精制后染料濃度相當于精制前的3.884倍,即分散藍SE一2R精制后濃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2.1.2分散紅3B的提純率
用商品分散紅3B制作作濃度一吸光度曲線,結果見 圖2。
.png)
取精制后染液V 為0.2mL,吸光度A為1.368,染 料濃度為C2為4.000mg/L。而由圖可知相同吸光度A 時,精制前染料濃度C2’為17.178mg/L。得出結論精制 后染料濃度相當于精制前的4.294倍,即分散紅3B精制后濃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