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在微博上與基民互動有很多種方式。前不久,上投摩根在騰訊微博上開展微博互動送Q幣活動,以吸引“粉絲”,而公司高管與基民的互動問答更是廣受關注。
2月24日,南方基金總經理高良玉在新浪微博上進行微訪談,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短短一個小時,就有155條提問,除去媒體的問題,多數提問都來自基民。
有人提問,在目前市場大環境下,基民們該如何投資基金,如何選擇基金?高良玉答道:“首先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選擇不同類別的基金。在同類基金中,要關注基金公司的實力,基金長期運作的業績與穩定性,用長期儲蓄的心態來分享基金的投資收益。”
由此可見,基金通過微博的方式,可以直接低成本拉近與投資者的距離,增加與投資者的互動。
基金微博已納入監管
或許是監管層也意識到了微博的影響力,于是,基金公司微博在不久前也被納入了監管。按監管要求,基金公司對公司及員工實名微博設立內部報備制度,發博文須經公司審核,事后實施抽樣檢查。這就結束了基金公司在微博上想干啥就干啥的日子,如今,微博也得悠著點發。
對于投資者來說,關注基金公司微博,更需要悠著點兒。目前,微博的監管不完善,微博上各種消息泛濫,真實性有待考證,山寨版微博更是開始層出不窮。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新浪微博上輸入馬云(專欄),立刻就會出現355個不同的博主。在基金行業,類似“王亞偉微博”、“X公司投資總監微博”的假冒微博就有幾十個。此時,便需要仔細甄別,不要上了“山寨微博”的當。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