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轉型或者外遷
現狀
“真的?!”6月12日,記者采訪武漢威廉工貿有限公司總裁黃人華時,用慣常的約數說法,將人民幣兌美元的比率7.64:1說成了7.6:1,立刻把他驚出一身冷汗。“真的不能再升了,現在已經到臨界點了。”他說。
此前,黃人華剛送走一位以色列的客人,這筆20萬美金的生意,黃人華完全抱著保本的心態,同時憑借與外商多年的交情,才接到手。“轉行哪有那么容易,做什么去呢?”眼下,做了十幾年服裝出口貿易的他十分苦惱。
人民幣不斷升值,出口企業無不憂心忡忡。其中,由于附加值、利潤均較低,紡織服裝企業首當其沖。
紡織服裝業是整個出口體系中利潤相當薄弱的品類之一,其出口利潤率不過10%左右,部分小企業已壓縮到3%~5%。中國第一紡織網曾估算,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服裝業的銷售利潤率下降2%~6%;如果人民幣升值5%~10%,利潤率將下降10%~60%。
據了解,當人民幣升值、配額問題出現時,相關企業往往會把大部分的費用轉嫁給外商,但武漢企業出口量遠小于沿海企業,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底氣不足。
“不少外貿業務單轉移到了東南亞。”武漢某大型紡織集團的外貿部人員透露,人民幣升值以來,公司因此流失了不少訂單。
武漢服裝出口量最大的愛帝集團相關負責人坦言,外貿業務的確越來越難。為此,愛帝今年開始發力國內市場,計劃在外地大量開設分店。
與此同時,部分企業悄然啟動產品升級換代,希望通過提高利潤率來應對升值。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