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維綸纖維性能及維棉混紡紗質量
1.1維綸纖維的性能
干態斷裂強度/cN?dtex-14.0~5.7
濕態斷裂強度/cN?dtex-12.8~4.6
干態斷裂伸長率/%12~26
濕態斷裂伸長率/%2~26
彈性恢復率/%70~85
初始模量/cN?dtex-122~62
體積質量/g?cm-31.26~1.3
回潮率/%4.5~5.0
軟化點/℃220~230
耐酸性濃酸能使其膨脹或分解
耐堿性在50%的苛性鈉溶液中強度不下降
耐磨性良好
染色性皮層染色深,芯層染色淺
從物理性能來看,維綸纖維的吸濕性好,標準回潮率高達5%左右。強力高,耐磨性好,彈性回復性能差,織物保形性不及滌綸和丙綸,且耐熱性也差,在濕態高溫下,超過100℃纖維就會發生軟化和收縮。在化學性能上,維綸纖維耐堿不耐酸。由于維綸纖維具有獨特的皮芯結構,造成皮芯染色差異,所以其勻染性差。
1.2維棉混紡18tex原紗質量
平均單強/cN?dtex-114.22
單強CV值/%12.63
條干CV值/%17.95
棉結/粒?g-18.50
棉結雜質/粒?g-136.75
重量CV值/%2.625
原紗的強力基本滿足漿紗要求,但單紗強力CV值偏大,且原紗的條干不太理想,毛羽、細節、弱捻和竹節紗太多,再加上維綸纖維中固有8%左右的硬并絲和冷凝絲,造成在整經和漿紗時斷頭高,織機織造時斷經斷緯多,織機效率低,這對漿紗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漿紗工藝
2.1漿料的選配
棉的回潮率為7.5%~8%,維綸纖維的回潮率也高達5%,都屬親水性纖維,所以維棉紗較其他化學纖維更容易上漿,對漿料的選用無特殊要求。但針對維棉紗不耐磨,織造時開口不清且產生棉球現象比較嚴重,所以漿料配方一般以磷酸酯淀粉為主,再加以適當的PVA和丙烯酸漿料,以增加其被覆效果。
2.2漿紗工藝路線的確定
根據維綸纖維的性能及維棉紗質量,我們采用了“慢速度、高上漿、小張力、低烘燥、小伸長、低溫度”的上漿工藝路線。
2.2.1慢速度
以淀粉為主、PVA漿料為輔的混合漿,由于漿膜的強度高,干分絞阻力大,如果車速過快,會增加分絞斷頭,從而增加漿軸并絞頭的產生,降低漿紗好軸率。并且分絞阻力大還會產生二次毛羽,影響織機梭口清晰度,降低織造效率。所以漿紗機線速度應從50m/min降至30m/min左右,這樣既有利于減小張力,提高漿紗質量,又能使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
2.2.2高上漿
維棉紗在織造時常因開口不清而產生的輕漿棉球現象比純棉品種更為嚴重,且脫落在走梭板上的維綸纖維,經梭子摩擦發熱后熔融成魚鱗狀的薄片,織入布內造成染色色差。因此,上漿時,應適當地提高漿液的濃度,同時上漿率也要比漿純棉品種時提高1個百分點~2個百分點,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輕漿棉球現象的產生。
2.2.3小張力
為了避免維綸纖維皮芯結構因張力過大而遭受破壞,造成染色不勻,我們采用小張力、低伸長工藝,嚴格控制各區伸長和張力,盡量減小濕區伸長。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