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各梳墊紗運動的描繪
接著用不同顏色的筆描繪每把梳櫛的實際墊紗運動,它將決定花紋的最后外觀,可能要對圖形做些糾正和修改,而且必須十分細致。通常集聚在一條橫移工作線中的各把梳櫛用一種顏色筆繪墊紗運動圖,以便一眼就可看清哪些梳櫛是工作在同一橫移線上的。
在描繪墊紗運動時,有許多需要加以考慮。首先在編織一個橫列時,裝置在一條集聚橫移線上的各把梳櫛上的導紗針在任何時候都不允許橫移到同一織針針隙處。從理論上講,它們可以進入相鄰的織針針隙中,但花紋鏈塊的磨削必須很精確,否則導紗針可能在擺動通過針隙時相碰,另外梳櫛數增多后,花梳導紗針變大,這樣,同一條橫移線上不相鄰的兩把花梳的導紗針橫移最小距離為2針距,相鄰兩把花梳的導紗針橫移的最小距離見表1。如圖2所示,在MRESSJ78/1多梳機上GB11和GB13不相鄰的兩把花梳櫛最小距離為2針距,而相鄰的GB13和GB14花梳最小距離為9針距。
.jpg)
在襯緯時,通常在同一橫列中以相同的方向推動各把同一橫移線中梳櫛。除非需要獲得特殊的效應才作反向運動。這樣做可減少由于集聚產生的各種問題。例如,在用兩把梳櫛編織花紋圖案時,如果它們需要反向橫移,應將它們配置在不同的橫移集聚線上。而如果它們同向橫移,則可以將它們配置在同一集聚線上,因為這兩把梳櫛就不會在同一橫列中橫移到同一織針針間。另外,如果某把梳櫛作一個小的橫移運動,如編織花梗葉柄等,在投影放大的意匠圖中可能只有一個針距。但在成品織物中,這樣一個由兩針距襯緯編織出來的花梗葉柄(效應)或許是太細窄了。因為襯人花紗的這兩個相鄰縱行可能因襯入緯紗的張力而被扭曲,并被拉到很接近的位置上。因而,通常較好的做法是按實際需要的花紋尺寸,在這些地方襯緯的橫移量擴及到3個或4個縱行。
表1
.jpg)
反之亦然,在兩把花梳導紗針相互接近時,在這點處,各自花紗的反向力使表示在意匠圖上的孔眼拉得比圖中的更大,這里的孔眼有可能加寬了一倍。因此,在設計意匠圖時最好預先估量到這些變化,使縱行的扭曲形成需要的效應。但這幾點在編織格子網眼中不是十分緊要的,因為在這種網眼結構中,上述原因引起的扭曲變形是不大的。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花紋中的同一地方,不要用太多的梳櫛來編織。當從一個花紋圖案移動到下一個圖案時,各梳櫛的引紗路線必須分散。因此,為了使小樣適于拉舍爾編織,各把梳櫛的行紗路線必須仔細考慮。
2.5 讀取鏈塊號
在多梳拉舍爾經編機上墊紗圖上采用偶數對針間進行編號。由于歷史的原因,H鏈塊用于拉舍爾經編機,每一步僅僅是針距的一半,所以鏈塊號為偶數。梳櫛編織一個橫列僅僅需要一塊鏈塊。一般采用讀取卡片對各梳墊紗記錄進行快速讀取。“0”號位置放在意匠紙的同一側,即機器上花紋滾筒的一側,通常是右側。每一橫列讀取一個鏈塊的號數。各花梳的最低鏈塊號通常不是0號,而是6號以上,以便獲得修改的余地。但所有花梳的起始鏈塊需位于同一橫列。如果有一根花紋鏈條的循環是短的,此循環數是主要花紋循環的因子,則可將這根短循環的花紋鏈條裝在機器的上花紋滾筒上。但在上滾筒每橫列應排兩塊鏈塊(兩行程)。
2.6 確定穿經圖
穿經圖表示各梳櫛上導紗針的相對配合位置,它由花紋墊紗運動圖來決定。此圖表示在某一給定橫列上的各把梳櫛導紗針的相對位置,以供穿紗和核對。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兩種方法:
2.6.1 起始橫列法
花型完全組織循環內的所有花梳導紗針橫向位置都依據墊紗運動圖上第一個編織橫列來定位。一般將其直接畫在墊紗運動圖的下面,標出各把梳櫛中經紗的位置。在穿經圖的右側應標出各梳櫛相應的所采用的紗線種類和規格。在機械控制的多梳機中,一般使用起始橫列法。必須注意,在對梳櫛穿紗上機后,應使第一塊鏈塊與推桿的從動滾子相接觸時,各梳櫛中的紗線位置像穿經圖所示的位置排列。目前這種方法在我國經編企業用的較多。它的優點是花型設計受到的限制少,缺點是需保證當起始鏈塊與推桿滾子相接觸時,才能按照穿紗圖上所示位置對各梳進行定位。并且一般不同,穿紗需要重新進行,花型變換上機時間長。
2.6.2 零位法
各花梳依據墊紗運動圖上的“零位”來確定,即在墊紗運動圖上標明梳櫛橫移運動的最右端位置。采用零位法,花紋鏈條無論哪個鏈塊與推桿從動滾子相接觸,各梳櫛的穿紗排列位置都可予以檢查糾正。這種方法已在國外花邊業中應用了許多年。其有關原理如下:
a.此方式應在全廠所有機器上應用。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