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羊絨染色的發展概況;并針對羊絨制品生產企業委托檢測中的問題,提出展望。關鍵詞:羊絨;染色;發展概況;展望
羊絨纖維的橫截面是圓形的,直徑是14.5urn -16.5um,具有輕柔、細滑、保暖等優良的性能。同時,以羊絨纖維為原料制成的紡織品具有很好的吸濕性能,貼身穿著時,能夠在外界氣 候多變的情況下自動吸濕,具有良好的排汗作用,并可與人體皮膚快速自動調節出適合肌膚 身理的溫度【1]。基于以上眾多優異的性能,羊絨制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隨著社會的發 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絨制品的市場需求 量越來越大,對羊絨的高品質要求也變得愈演愈熱。但由于染色加工最易造成羊絨纖維的損傷,所以許多研究者紛紛地投入到羊絨染色的研究中。
1 紫絨脫色
羊絨可分為白絨、紫絨、青絨三種絨毛。白絨 的染色性能最好,可以染成各種鮮艷的顏色。紫絨的顏色較深,不易獲得各種鮮艷的顏色和淺色,因而使用的范圍不及白絨廣,成本也比不上 白絨的高。而青絨的顏色介于白絨和紫絨之間。 隨著人們對羊絨制品的需求越來越高,白絨的價 格將越來越高。為降低生產成本和廣大紫絨的使 用范圍,對紫絨進行脫色后染成各種鮮艷的顏色。
對于紫絨纖維而言,應莉等人采用金屬鹽處 理后再進行氧化還原處理,脫色效果很好。其中,采用銅金屬鹽效果最好[2]。張健飛等人采用硫酸亞鐵催化,水洗后,采用雙氧水氧化,再用水洗,接著用漂毛粉還原,最后用水洗[3]。魏玉娟等人針對紫山羊絨針織物,使用漂白活性劑四乙酰基 乙二胺或十二烷基硫酸鈉可以有效地提高紫羊 絨纖維的白度,保護羊絨,減小紫羊絨的損傷,減 輕羊絨的氈縮程度[4]。此外,魏玉娟通過研究發 現:漂白工藝對淺色羊絨的上染率影響較深色絨 的影響大;漂白條件越激烈對纖維的損傷越嚴 重,為避免紫絨纖維的嚴重損傷,將漂白后纖維 的白度控制在40%左右;對脫色后的紫絨采用低 溫染色。
雖然眾多研究者試圖從簡化紫絨脫色工藝、提高紫絨脫色效率、減輕紫絨因脫色造成損傷等角度去研究紫絨脫色,但是脫色后的紫絨仍然存在著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纖維強力受損、纖維、紡紗后的手感差等問題。
2 羊絨的染色發展狀況
2.1羊絨低溫染色 通常對羊絨的染色采用沸染的方法,但在 高溫的條件下,羊絨鱗片受到斷裂損傷,羊絨胱 酰胺鍵造成破壞,從而使得羊絨泛黃發脆,不僅影響到羊絨的光澤手感,而且使得羊絨強力嚴 重下降,極大地影響到羊絨纖維的紡織服用性能。為此,學者們紛紛地尋求一種減少羊絨因染色而嚴重損傷其物理性能嚴重的方法。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低溫染色是解決以上問題的一種好方法。
李自剛采用低溫染色助劑Miralan LTD對羊絨進行了染色,染色溫度可降低到85℃,并且上 染百分率基本達到平衡,與常規染色時接近。皂洗牢度和干摩擦牢度均達到4級以上;單纖維強 力由2.3~2.5cN提高到2.6~2.9cN,斷裂伸長率 則由12.0%~12.5%提高到14.5%以上。
厲謙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低溫染色工藝可以 減輕染色過程中造成羊絨的損傷,較常規的染色相比,低溫染色后的羊絨斷裂強力 和伸長均有所提高。采用普拉染料對羊絨進行低 溫染色,淺色和中色各項染色牢度均能達到優等 品指標,但在染深色時各種牢度均有所下降。此 外,通過低溫染色工藝可以提高羊絨的服用性 能,并具有節能效果,較常規染色相比,低溫染色 可以節約能源約13.3%。
天津工業大學的孫文專等人先采用氧氣為氣氛的等離子體對羊絨纖維進行前處理,從而改 善了羊絨纖維的表面性能。經過研究發現,以氧 氣為氣氛的條件下,處理壓強為30Pa,時間為 3min,功率為100W時,可獲得最佳的上染率和固 色率。該研究者通過進一步的試驗發現經最佳條 件等離子體處理后的羊絨織物用酸性染料進行低 溫(80cc)染色,與未處理的羊絨織物相比,上染率 和固色率大為提高,且染色牢度有所提高。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