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棉、麻及其與化纖混紡、交織的織物和紗線,氧漂工藝一般采用燒堿、滲透劑、氧漂穩定劑、螯合劑和雙氧水等多種助劑。生產加工中由于助劑品種多,漂液pH值較高和工藝時間長等因素,易造成織物失重率高、纖維易受損變脆、降強較大、手感粗硬,工藝中水洗次數多、耗水耗能高。由于被漂物吸堿不勻且難以短時間洗凈,后道工序易出現染疵,特別是混紡或交織織物氧漂時,燒堿會造成其它的損傷。此外,使用燒堿漂后的殘液pH值、COD值和BOD值較高,污水處理負擔重。
多功能快速氧漂助劑BLG,可以進行快速氧漂工藝。BLG是一種復合型助劑,它取代了傳統工藝中的燒堿、精練滲透劑、雙氧水穩定劑和螯合劑等,在氧漂中只用H2O2和BLG即可,簡化了工藝和操作,適宜于棉、麻、粘膠、天絲、莫代爾、氨綸、竹纖維和大豆纖維等織物或紗線的氧漂。染色工藝采用預加堿短流程工藝和皂洗酶水洗后處理,節約了水電汽消耗,提高了工藝重現性和產品質量。
1 前處理工藝
1.1 快速氧漂增白一浴法工藝
棉紗 22. 71 tex,紗重1 597kg
處方/% (omf)
螯合劑SNS 1
快速氧漂劑BLG(寶時精細化工) 3
27%雙氧水10
4BK(浙江傳化) 0. 4
浴比 1∶7
排水→熱水洗(60℃, 10 min)→冷水洗(10 min)→柔軟處理(陰離子柔軟劑307, 40℃, 20 min)
1.2 色紗前處理工藝
棉紗 28. 12 tex,紗重823. 2 kg
(1)常規工藝
處方/% (omf)
燒堿 1. 8
精練劑1
雙氧水穩定劑 1
螯合劑SNS 1
雙氧水 4
浴比 1∶8
工藝曲線
排水→酸洗(冰醋酸0. 8%, 60℃, 10 min)→熱水洗(80 ~90℃, 10 min)→冷水洗→去氧(50℃,15 min)→染色
(2)短流程工藝
處方/% (omf)
螯合劑SNS1
快速氧漂劑BLG2. 5
雙氧水 4
工藝曲線
1.3 新工藝特點
(1)前處理工藝節時節能
筒子紗短流程快速氧漂新工藝簡、短、省。由于快速氧漂劑中不含燒堿,因此氧漂時pH值易精確控制,既可以實現短時間常溫氧漂,又可以高溫速漂,而且漂后廢水pH值低于9,易于清洗。漂白工藝常規的堿氧工藝需6 h,新工藝只需4 h;色紗前處理常規的堿氧工藝需4 h,新工藝只需3 h,節省了時間和水、電、汽。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