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失重少,降強少,手感好
氧漂時不用燒堿,所以織物失重少(失重率可控制在2% ~3%,常規堿氧工藝在4% ~6% ),降強少,手感好,所試驗的普棉紗品質接近半精梳。
(3)簡化操作﹑清潔生產
新工藝中省去了燒堿﹑精練劑﹑滲透劑﹑穩定劑等多種助劑,所以其殘液含堿量低,色度、COD值和BOD值均比燒堿工藝降低50%以上,易于污水處理。由于減少了搬運和儲存用地,減少稱量和操作加料的繁瑣和誤差,保障了工藝質量的重現性,為一次準確化生產創造了條件。
2 筒子紗預加堿短流程染色工藝
染色采用預加鹽、堿的工藝,即在常溫時將鹽和1/3純堿加入染色機后,在沒有染料的情況下,紗線均勻吸附鹽和堿;然后緩緩加入染料,染料對纖維進行吸附、擴散、上染和鍵合固色。由于染色工藝溫度低, pH值低,所以初染率低,達到勻染的效果。升溫來提高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待上染和固色有較大提高后,再第二次加堿固色,提高染浴的pH值,以提高固色百分率。整個染色過程分步升溫,分步加堿,可減少染料的水解,提高得色量。對于用鹽、堿量大的深濃色產品,采用預加鹽堿的工藝可避免染液回流到化料桶內。消除了由于鹽質量濃度過高,使染料分子締聚,以及加堿時由于堿質量濃度過高,而使化料桶內染料水解等弊端。所以預加鹽堿染色工藝比多次加鹽堿更為簡單方便,便于工藝控制。活性染料采用預加鹽堿的工藝,勻染性好,得色量高,染色時間短,操作簡單、易于控制。
2. 1 染色工藝
處方(藍藏青)
染料/% (omf)x
螯合劑/(g·L-1) 1
元明粉/(g·L-1) 50
純堿/(g·L-1)20
染色工藝曲線
(1)常規染色流程
排液→冷水洗(10 min)→酸洗(10 min)→水洗(10 min)→皂洗(98℃, 20 min)→熱水洗(80℃,20 min)→水洗(10 min)→柔軟
(2)新工藝流程
排液→冷水洗(10 min)→酸洗(10 min)→水洗(10 min)→酶皂洗(1 g/L, 90℃, 20 min)→熱水洗(98℃, 20 min)→柔軟
2.2 皂洗酶后處理工藝
活性染料的染后水洗,對染色物的色牢度具有重要意義。活性染料的水洗過程一般包括冷水洗、酸洗、熱水洗、皂洗、熱水洗、冷水洗等。深濃色產品要達到高要求的色牢度還需增加2道皂洗。皂洗過程是促使纖維內部未固著的水解染料擴散至纖維表面,解吸到洗滌液中。常規使用的皂類洗滌劑及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并不能加速水解染料的擴散,而陽離子型助劑有助于提高凈洗效果,但容易使水解染料固著在纖維上而影響水洗牢度。
試驗選用山東寶時精細化工的皂洗酶EOQ進行皂洗。它在酶皂洗中能夠催化分解已經水解和未固色的活性染料,使紗線上未固色的浮色染料分解消色,對已經與纖維共價鍵結合的染料,即已經固色的染料則影響很小。
3 小結
(1)染色采用預加鹽堿工藝,后處理采用皂洗酶皂洗工藝,相比傳統工藝縮短了時間(總過程節省約2 h)節約了水、電、汽和人工,達到了節能、降耗和增效的目的。
(2)此工藝的染色重現性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現場易于掌握。
(3)成品的各種質量指標相對于傳統工藝產品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以滿足客戶要求。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