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紡織印染行業是排污大戶,但是清潔生產和環境無害化技術的途徑和機會還是很多的。可以通過工藝設計和替代化學藥劑削減廢水中有毒物質的數量和濃度,通過對水和化學藥劑的回收與再利用實現廢物減量化。紡織業要走出低效益、污染重的困境,只有走清潔生產的道路,才能獲得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本課題從了解國內和國際上印染行業的清潔生產發展情況出發,分析印染行業清潔生產的發展情況,對行業的工作流程和行業特點作進一步的分析和深入的了解,從而比較全面地掌握印染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重點從廢水處理、回水利用、節能降耗等方面分析了行業的清潔生產發展潛力。
印染行業是紡織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的關鍵行業,對纖維原料、紡織和服裝、服飾、裝飾用布、產業用布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是紡織工業發展和技術水平的綜合體現。因此,染整后整理技術己列為中國紡織總會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但是,染整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水,而且污染物總量多,廢水成分復雜,也是我國較難治理的工業廢水之一。
1清潔生產概念
清潔生產的實質就是預防為主的思想,即在工業生產中減少廢物產生量, 而不是在廢物產生后再去設法治理。清潔生產實現預防為主的基本途徑是以產品的設計,原材料的使用,加強企業管理,改革工藝設備,有效的廠內物料循環等方面為核心,再輔以資源綜合利用等手段,將廢物量的產生可能達到最小, 末端處理則是最后的把關手段。由此可見,清潔生產是以節能、降耗、減污為目標,以管理技術為手段,實施工業生產全過程控制,使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最小化的一種綜合性措施。
2清涪生產的技術機制
2.1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如何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進行清潔生產的關鍵之一。企業的技術創新一方面是企業自主開發相關的清潔生產技術,這對于大中型企業而言比較合適,類開發的清潔生產技術具有較強的專屬性,也容易使企業在競爭中獲得利益;另-一方面是企業購買相關的清潔生產技術,這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比較合適,因為對中小企業來說,獨立開發相關技術成本過高,但購買的技術不會完全符合企業的實際,應避免技術的不適用性。兩者都需要企業投入資金和人力資源,與國外的企業相比,我國企業在環境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要多得多,這不僅僅是我們企業資金的匬乏,更重要的是長期以來的生產方式延續所導致的對清潔生產的忽略和桂視,因而企業必須從觀念上有所轉變。
1. 2加大清潔生產技術研發的投入
清潔生產技術研發投入的力度,也直接關系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國社會所需的最終產品僅占原材料的2096 — 31^而其余的70^ — 8096 資源均在生產過程中轉化為環境中的廢棄物,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和環境污染的加劇,企業必須通過清潔生產改變以往的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戰略。
3據高印染廢水處理水平
印染行業是紡織工業中一個傳統的加工工業。它既是生產大戶,又是排污大戶。不僅耗水多,而且因其廢水成分復雜多變、色度深、堿性大,極難處理。其的耗水回用率僅為79^是所有行業中最低的。而排放1噸印染廢水又要污染20噸水體。而且其處理成本很高,按照每萬米耗水400噸計算,每噸印染廢水處理費用1. 8-2, 0元計算,全年處理量和處理費用就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3.1棉織品印染行業廢水特點
酸堿度變化大,對均衡處理沖擊大。印染行業的廢水酸堿度屬于中堿度廢水,? 11值在9-11之間,隨著漂白減少,中深色對用堿量的增加,廢水中的?II 值會升高。而目前普遍采用的生化曝氣處理廢水的工藝,生物菌種合適的生存條件為?9值7-9,菌種的鈍化,變異將導致生化曝氣處理廢水效率的下降。色度大,對環境影響直觀,尚無處理良策。印染行業大量使用合成染料,如果按照每米染物平均需用染料10克,若上染率為^!^,則產生量也是很大的。廢水組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印染廢水中有為加工而施加的酸、堿、前處理劑、漂白用氧化劑、染料、染色用助劑、還原劑、印花糊料與粘合劑、照相制版用藥劑、后整理劑等,也有與棉纖維共生物諸如:油脂、臘質、糖份、灰份、木質素以及經紗上漿用的復合糊料在印染加工過程中與化學藥劑反應而被洗滌去除的混合物等,成分復雜。印染廢水的污染物主要來自纖維材料、紡織用漿料和染整加工所使用的染料、化學藥劑、表面活性劑和整理劑。在印染加工中,約有2096纖維重量的雜質通過前處理排入廢水,加入的染化料排入廢水的量平均在10^以上,據統計,印染廠排入廢水中的污染物種類達400余種。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