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祥 季學喜(杭州吉利寶紡織有限公司)
摘要:介紹了采用抽氣式轉杯紡紗機開發生產中、細支粘膠針織紗的工藝流程、設備選型、設備性能及工藝技術措施,生產中紡紗器材的選用要針對不同原料,不同支數合理配置紡紗元件;保證紗線中合理的纖維根數是穩定產品質量的關鍵;保持車間溫濕的穩定對紡紗生產的順利進行起著決定性作用;接頭操作時要規范,換條時要重新生頭,不能包卷,防止產生接頭紗疵。
轉杯紡紗技術是目前新型紡紗技術發展最成熟的一種紡紗技術,特別是純棉中、粗支紗的生產在我國已大部分被轉杯紡所替代,開發的產品從初期的粗布、鞋面布、臺布等,發展到今天的牛仔布、燈芯絨、細布、府綢以及針織品等,各種非棉產品也在積極地開發中。由于轉杯紗具有成紗均勻、接頭少、結雜少、紗身光潔、彈性伸長大、耐磨性能好等特點,使之也非常適用于開發針織品。盡管轉杯紡產品的開發領域不斷拓展,但我國主要還局限于粗支紗的加工。我國轉杯紡的平均紡紗支數在12~16支,其中16支以下的紗約占80%,而國際上轉杯紡的平均紗支達21~32支,21支以下的紗支比例不足50%,一些發達國家中、細支轉杯紡針織紗的比例已占到40%,近年來隨著抽氣式轉杯紡紗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轉杯紡紡紗支數在不斷提高,中、細支轉杯紗用于針織品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我公司2007年根據市場行情,引進了瑞士立達3600頭R923抽氣式轉杯紡紗機開發生產中、細支粘膠針織紗,經過半年多的運行,生產比較穩定,現就我公司生產情況向各位專家和同仁介紹一下,有不當之處望批評指正。
1 設備選型和工藝流程設計
我公司轉杯紡設計的產品是化纖紗線,前紡設備選用的是鄭紡機紡化纖的清鋼聯流程,一機兩線供應12臺梳棉機;并條工序采用兩道并條工藝,頭道并條機選用的是沈陽紡機FA306A自動換筒并條機,二道并條機選用的是瑞士立達公司RSB D401自調勻整單眼并條機;轉杯紡紗機選用的是瑞士立達R923抽氣式半自動接頭紡紗機。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FA006D-230往復抓棉機→TF27橋式吸鐵→AMP3000火星、金屬、重雜三合一探除器→TF26高架→FA051A
凝棉器→TF2212兩路電氣配棉器→FA028C-120-6多倉混棉機→FA111A-120清棉機→TF26高架→FA051A凝棉器→TV425風機→FA177B喂棉箱→FA221D梳棉機→FA306A頭道并條機→RSB D401二道并條機→R923轉杯紡紗機
2 R923轉杯紡紗機性能特點
錠距230mm,能夠擺放450mm條筒,條筒高度最高可達1070mm,擋車工換筒工作量減少,換筒次數的減少也降低了紗線的接頭數,有利于提高紗線質量。
紡杯最高速度可達11萬轉,出紗速度達200米/分,機器頭數最多能達360頭,從而使產量最大化。最高紡紗支數可達40英支。
C120支紡紗箱的組裝和拆卸不需要工具和夾具就可完成,維護操作簡單。
配有中央吸風系統來控制工藝風,工藝風道的尺寸和橫截面使整個機器的紡紗負壓保持一致。
AUTOvac系統能自動調節紡紗負壓,使實際負壓與設定負壓隨時保持一致,從而保證紗線質量穩定。
AMIspin半自動電子接頭系統,結合Qtop使紗線接頭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以及機器的快速啟動得到保證。
AMIspin確切地定義了什么時候開始喂棉,以及什么時候引紗羅拉開始引紗。確定了這兩個位置的接頭保證了接頭參數能夠確切地遵循接頭設置。Qtop功能是在開松區氣動地移走棉條上的損傷纖維,在特定的時間內,這些損傷纖維被移出開松區,這樣接頭就只能由那些新喂入的無損傷纖維形成,接頭直徑減少到最小,可以確保完美的紗線外觀。
氣圈負壓補償器在開始紡紗后的筒管加速階段,能暫時吸收引出的多余紗線,避免紗線成圈或損壞,從而保證接頭時紡紗順利進行。
配備IQplus新一代光電式電子清紗器,設置了1個棉結通道,4個短粗節通道,3個長粗節通道,3個長細節通道,1個周期性紗疵通道,1個棉條號數偏差通道,1個紗線號數偏差通道和1個接頭質量通道,能夠全面準確地對紗線質量進行監控。
機器兩邊獨立的筒紗輸送可以大大減少擋車工的工作量,還可以作為臨時存儲庫,使得擋車工能夠靈活地安排他們的工作。
工藝參數的設置、紡紗單元監控數據集中在一個觸摸屏上控制和顯示,操作簡單方便,質量數據、故障顯示、潤滑時間報警等一目了然。
3 原料選用
轉杯紡因為紗線結構與環錠紡紗線不同,其單紗斷裂強力比環錠紡要低20%~30%,從而影響到紡紗支數的提高,選用強力好的原料以及增加紗線截面纖維根數,可以提高條干均勻度,減少細節,提高紗線強力。紡同號紗轉杯紡原料要求比環錠紡要高,故中、細支轉杯紡針織紗原料的選用要選質量好、細度細的原料。我公司通過對不同化纖廠的原料進行試紡后,決定選用唐山三友、吉林吉化、富麗達三家廠家作為我公司轉杯紡原料供應商,纖維細度的選擇影響到紡紗原料成本,我公司從紡紗質量與紡紗原料成本兩方面考慮,確保紗線纖維根數達到130根,采用1.67dtex×38mm占60%,1.33dtex×38mm占40%這樣的原料配比來進行紡紗。
不同纖維細度紡紗質量對比見表1。
不同廠家原料性能見表2。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