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阻捻盤
阻捻盤的形狀和其表層的材質對成紗的質量、特性和運轉穩定性有直接影響。按表層的材質分有鋼制阻捻盤和陶瓷阻捻盤,另外,根據它的制作工藝又可分為好多種。我公司R20型轉杯紡紗機主要根據C 27.8 tex、C18.2 tex兩個品種配備了陶瓷四槽(K4KK型)和八槽(K8KK型)阻捻盤。阻捻盤槽數越多假捻效應越大,即紡紗最低捻系數越小,捻回傳遞長度越長,紡紗時斷頭越少,但成紗品質相對而言較差(見表5)。
表5的試驗結果也驗證了這一點,用八槽阻捻盤成紗各項指標都比四槽阻捻盤差,但配置八槽阻捻盤的設備斷頭少、運轉穩定。
3.5 引紗管
R20型轉杯紡紗機引紗管有兩種不同的偏移角度,一種是普通的引紗管,它是光滑的帶有最小捻度阻力的陶瓷引紗管;另一種是“柔和捻度”引紗管,其為偏移點帶有“凸紋”的陶瓷芯套,可產生很高的捻度效果,其紡紗性能和阻捻盤的原理差不多。不同引紗管成紗質量見表6。
從表6兩種引紗管的紡紗試驗結果來看,成紗質量和設備運轉效率兩者足一對矛盾。
3.6 溫濕度的影響
不論是環錠紡還是轉杯紡,車間溫濕度對成紗質量和生產效率影響非常大。如果車問溫濕度變化比較大,則成紗質量不穩定,機器斷頭率高。例如車間兩邊或靠門窗的機器由于受外界氣流的影響,成紗質量相對要差,斷頭多。另外,溫度太高,相對濕度太大,分梳輥分梳效果差,纖維轉移不順利,粘、掛、繞等現象嚴重,使成紗細節、粗節、棉結增多。在溫度高于32℃,相對濕度大于65%的情況下,紡紗就比較困難,經紡紗試驗,溫度為34℃、相對濕度為56%,采用普通引紗管,紡紗穩定性差,斷頭率為237根/千錠,機器效率是73%。于是,我們把普通引紗管改為柔和引紗管來增加紡紗穩定性,斷頭率有所下降,機器效率由原來的73%上升到89.4%,但效果仍不理想。最后,我們開啟溴化鋰玲凍設備進行降溫,溫度控制在30℃、相對濕度為61%,經測試成紗條干cV值下降,細節、粗節、棉結都不同程度地減少,斷頭率也降低,機器運轉效率上升到96.4%。因此,在日常生產中,對于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千萬不能忽視溫濕度對生產的影響,溫濕度控制得好,產品質量提高,機器效率上升,工人勞動強度降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7 機械手(ROBOT)
轉杯紡紗機紡杯轉速高于70000 r/mim時,接頭工作依靠人工無法完成,只能靠機械手。R20型轉杯紡紗機配置的是氣動式機械手,結構輕、自動化程度高、動作可靠、維護保養方便,可根據紡紗號數和紡紗速度選擇不同的接頭系統(STP或STH)。STP接頭系統帶有纖維偏轉的接頭過程,STH接頭系統不帶纖維偏轉的接頭過程。無論選擇何種接頭系統,接頭成功率的高低、接頭質量的好壞,主要根據喂入紡杯內種子紗的長短、喂入紡杯內纖維量的多少、接頭的捻度、從尾紗準備器中拉出紗線的長短等因素決定。另外,還要考慮設備配置、紡紗原料、紡紗速度、溫濕度等多方面因素,優化接頭質量。
4成紗質量
通過工藝試驗,紡制C 27.8tex轉杯紗工藝為:采用一道并合,棉條定量為5500 tex,轉杯紡牽伸倍數為198倍,捻系數為490,分梳輥速度為7500 r/min,紡杯型號為31-M-D,K4KK型阻捻盤,普通引紗管。為了保證正常生產,做好空氣調節,溫度控制在18℃~32℃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50%~65%之間。經測試,C 27.8 tex轉杯紗成紗條干為13.55%,細節9個/km,粗節50個/km,棉結17個/km。
5 結束語
R20型轉杯紡紗機采用智能化、人性化設計,速度快、產量高、適紡范圍廣。經過工藝試驗,優化配置工藝參數,紡紗質量好且穩定,可以生產優質中細號轉杯紗,拓寬了轉杯紗應用范圍,開發高檔轉杯紗產品。
參考文獻:
[1] 劉國濤,謝春萍,徐伯俊.新型紡紗[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9:l~56.
[2] 張芝萍.轉杯紡紗阻捻盤對加捻效率的影響[J].棉紡織技術,2002;30(8):47~48.
[3] 陳思,李玉萍.提高轉杯紗質量的幾項措施[J].棉紡織技術,2001:29(10):45~47.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