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部分成膜速度測試通過測試粘合劑的失水率來衡量乳液的成膜速度。測試方法:于稱量瓶中準確稱取一定試樣,按要求分別在不同溫度下烘干,每隔一段時間,取出稱重,直至恒重。計算不同時間段內的失水率,并由此計算乳液在不同烘干時間后的固含量。
單體組成對乳液成膜性能的影響中,粘合劑交聯組分中親水性單體(丙烯酸等)的含量(占單體總量%)分別為0、1%、3%.三種粘合劑的交聯單體總量相同,軟硬單體比例、乳化劑及引發劑用量也相同,此外粘合劑含固量均在38%左右。
交聯組分中的親水性單體含量增加,粘合劑的失水速率減緩,從曲線上看,曲線的斜率逐級遞減。也就是說,丙烯酸單體含量的增加,可以減小粘合劑乳液的成膜速率。這是因為丙烯酸分子中的羧基是強極性基團,它與水分子間的氫鍵作用使得乳液粒子表面形成一層水化層,在焙烘時粒子間的相互靠近受到阻礙,因而減緩了乳液成膜的速率。
乳化劑含量對乳液成膜性能的影響中,粘合劑中的乳化劑用量分別為單體的8%、10%和12%,粘合劑的失水曲線斜率隨著組分中乳化劑含量的減小而增大。這是因為:一方面乳化劑的增加增大了粘合劑的粘度,使得粒子間的相對運動變得不容易;另一方面,乳化劑含量高時,乳液聚合時形成的乳膠粒表面乳化劑分子多,粒子間的電荷斥力增強,使得粒子的相互靠近變得不容易,粒子間的水膜收縮變緩,乳液的成膜速率降低。因此成膜速率曲線的斜率隨著乳化劑用量的增加而減小。
焙烘溫度對乳液成膜性能的影響從可以看出,在失水初期,印染助劑化,溫度越高,斜率越大即失水越快,隨著時間的延長,曲線逐漸趨于平坦。粘合劑的失水規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粘合劑乳液中水的狀態。一般來說,在粘合劑乳液中,有四種狀態的水存在:第一種是自由狀態的水,即不受印花糊其它組分影響的水;第二種是化學結合水,它們是通過氫鍵力、色散力等力相互結合存在的水;第三種是結構水,這一部分是由于粘合劑和糊料在水中形成網狀結構,水被包在其中使水不易流動而成為結構水;第四部分是吸附水,同高分子鏈段相互吸附存在的水。在失水過程中,先失去的總是自由水,它們不受任何力的影響,受熱易于蒸發,所以剛開始失水率隨時間呈直線變化。隨著時間的延長,開始失去化學結合水,這部分水由于受到氫鍵力等力的束縛,不容易失去,故圖線呈曲線分布。相比較而言,結構水和吸附水所受的束縛最大,最不容易失去。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