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2可知.為達到柔軟的手感和較高的刷洗牢度.以及較好的織物風格.黏合劑用量選取25%一30%為宜。
2.3其他助劑的選擇
涂料色漿常以乳化糊作增稠劑,因其含固量幾乎等于零.印花后織物手感極佳.適宜于手感要求較高的床上用品。對于手感要求不高的品種可用合成增稠劑乳化糊.如增稠劑PrF。這樣不僅成本低.
而且由于其良好的流變性,可以獲得清晰的印花輪廓。分散染料印花要采用蒸化固著工藝.因為蒸汽將阻礙黏合劑自交聯反應的進行.所以可加入l%的交聯劑EH.加速蒸化時自交聯反應速度.降低反應溫度。印花色漿中加入尿素、甘油可減少水分蒸發.有利于刮印.且不易塞網。
3 印花工藝
3.1 工藝流程;有光織物一印花一蒸化一 水洗一后整理;
3.2 工藝處方
涂料印花工藝處方:涂料白FTW 10g/ L;黏合劑 25g/l;乳化糊或增稠劑 62 g/L;交聯劑 1 g/L;尿素 2 g/L;分散印花工藝處方:分散染料 xg/L;原糊 Y g/L;尿素或其他固色劑 5~15 g/L;酸或釋酸劑0.5~1.0 g/L;氧化劑 0.5~1.0g/ L;3.3 網版排列順序對印花中的涂料印漿排列順序進行對比實驗.從布面效果看.涂料印漿排在最后效果更理想.層次感強.且同一色澤通過與遮光涂料的疊印會產生兩種視覺效果、如果先印涂料漿.由于涂料及黏合劑的遮蓋作用.疊印的分散漿很難滲入織物表面.織物得色極淺.缺乏層次感。
3.4 印花后處理織物印花后.蒸化、水洗的工藝條件按分散染料印花常規工藝進行,應注意以下幾點:a.在印制過程中.色漿溫度一定要控制在10℃ 以下.個別色漿應控制在0~5℃ :b.為減小針織印花坯布的熱處理條件對手感的影響 可采用下限溫度(90℃)和上限車速(100 m/min):c. 在熱處理時.淺色涂料印花布應嚴格控制溫度為(180士5)℃和車速45 m/min:d.絲光對涂料印花工藝的印花效果得色量幾乎無影響.因此從成本考慮可省去這道工序。
4 結論
4.1 遮光涂料的選擇和用量是影響印花效果的主要因素 選擇涂料白FTW 作遮光劑.并控制其用量為l0%.將獲得良好的朦朧效果。
4.2 黏合劑的用量是印花的關鍵.控制其用量為25%~30%.不僅使印花織物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各項物理指標也能達到要求。
4.3 網版排列順序是影響視覺效果的重要因素.將涂料印漿排在最后,效果好,層次感強,且可以獲得不同風格的產品。
4.4 選擇恰當的增稠劑、交聯劑和吸濕劑.可提高織物的印花效果。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