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水量較少、水質不復雜時的檢測情況
印染廠廢水負荷較小時,出水指標也可能達到接管要求,部分數據見表4。
2.5主要構筑物廢水處理情況
由于該印染廠規模不斷擴大,原先各處理構筑物的廢水處理情況均不理想。該廠由于條件限制,常規檢測以CODCr為主,各構筑物處理效率(表5)不能滿足接管要求。
2.6主要構筑物分析
2.6.1調節厭氧池
對原消防池和調節池改造。調節池分出一部分作無色水的調節池,另一部分作有色水的調節池,消防池作有色水的厭氧池。有色水在厭氧池發生氨化反應并釋放磷,為脫氮除磷作準備。
2.6.2擋板式水解酸化池
在較高污泥濃度(20g/L)下,擋板式水解酸化技術用于印染廢水預處理是可行的,其COD去除率可達30%~40%[6]。將原水pH值調節至10.5以下,再進行水解酸化處理。通過對原厭氧池的改進,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續處理,提高處理效率。
2.6.3一沉池與污泥回流裝置
在一般的水解酸化池與生物接觸氧化池之間加入一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統,形成完全混合反應,使微生物菌群穩定,傳質效率高,有機物降解效果好;避免了因大量厭氧段污泥進入后續好氧段而使反應速率大幅提高;減少了污泥量,實現污水、污泥一次處理[7]。對于濃度高、組分復雜的印染廢水而言,該改進措施可提高處理效率,使裝置適應水質、水量波動的能力增強。
2.6.4生物接觸氧化池與內回流裝置
該廠氮磷超標也較嚴重,原先廢水處理工藝未能考慮氮磷的處理。為使氮磷達標排放,對原工藝進行改進(見圖2)。新工藝中,廢水在厭氧池中釋放磷后,然后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吸收磷,通過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將磷排出。廢水在氧化池中發生消化作用后,經內回流轉入水解酸化池中,發生反硝化作用以去除氮。
2.6.5二沉池與污泥回流裝置
廢水經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后,污染物基本被去除。為增加沉淀效果,可在廢水中投加混凝劑后進入二沉池;而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這可使微生物菌群穩定,傳質效率高,有機物降解效果好,也使好氧段反應速率高,污泥量減少。實驗室所用混凝劑為硫酸鋁、聚合氯化鋁(PAC)和聚合硫酸鐵(PFS)等,鋁鹽和鐵鹽用量分別以Al2O3、Fe2O3量計算。取100mL新鮮水樣進行分析,硫酸鋁在pH=9.0,耗用Al2O38mg時,CODCr去除率為60%~65%;PAC在pH=9.0,耗用Al2O312mg時,CODCr去除率為65%~70%;PFS在pH=9.0,耗用Fe2O330mg時,CODCr去除率為55%~60%。綜合考慮后,選擇PAC為混凝劑。
2.6.6砂濾池
為防止二沉池發生反硝化作用,影響沉淀效果,在二沉池后加設砂濾池。砂濾池具有較好的過濾吸附作用,可提高泥水分離廢水色度的去除效果。
采用實驗室自制直徑5cm,長40cm的砂濾池進行試驗,過濾材料為按一定級別配置的石英砂,以自上而下的水流方式,懸浮物的去除率達78%,色度去除率達60%。雖然試驗未達到砂濾池的最好效果,但實
際處理時,采取加厚過濾層或經混凝沉淀處理(對砂濾池的沖擊不大)等措施,都能使去除效果更好。
3結論
(1)工藝分析表明,印染廢水經擋板式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砂濾改進工藝處理后,能達到接網指標。
(2)廢水的清濁分流改造是印染廠實現節能減排的發展方向。印染廠應積極采用清潔生產工藝,以減輕廢水處理的負擔。
4.參考文獻:
[1]田晴,陳季華.染整廢水處理的工程實踐[J].環境工程,2001,19(6):7-8.
[2]牛櫻,陳季華.兼氧-好氧工藝處理高濃度化工廢水[J].工業水處理 ,2000,20(8):8-10.
[3]王振艷,李建雄,劉國華.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紡織印染廢水[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4(4):31-32.
[4]田恬,許良英,岳仕芳.印染廠前處理中水回用方案初探[J].印染,2008,34(19):82-83.
[5]王力民,賈洪斌,趙大傳.印染廢水擋板式水解酸化法中試試驗及分析[J].印染,2000,26(6):36-37.
[6]賈洪斌,趙大傳,王力民.擋板式水解酸化法處理印染廢水的中試試驗研究[J].工業水處理,2001,21(1):39-41.
[7]沈連峰,王謙,寇淵博,等.動態水解酸化法在高濃度發酵廢水處理中的應用[J].水處理技術,2008,34(7):72-7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