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溶解度的測定活性染料溶解度按GB/T3671.1-1996(水溶性染料溶解度和溶液穩(wěn)定性的測試)和GB/T3671.1-1996(水溶性染料冷水溶解度的測定)方法測定。活性染料水解性的測定方法取染料溶解于蒸餾水中,按照實驗方案所定加入藥品,作為原樣,測試記錄其pH值和電位,取樣品放置在一定溫度的恒溫烘箱內(nèi),70℃/3h升溫強化,定時測定樣品的pH值和電位,并同原樣進行比較。
液體活性染料的制備活性染料用少許水調(diào)成漿,加入助溶/增溶劑調(diào)成糊,加入定量的水,微熱溶解,冷卻靜置1h,濾液加入pH緩沖劑、弱氧化劑,抽濾,制備所需的穩(wěn)定液體活性染料。制備油墨則另加增稠劑調(diào)節(jié)其粘度和面張力。
噴墨印花工藝織物前處理→噴印→汽蒸(100~105℃,10min)→水洗→皂煮→烘干。前處理配方:海藻酸鈉40g,小蘇打40g,尿素35g,水885g,配制漿液1000g,軋漿(軋余率100%),二浸二軋,95℃烘干<11>。
結(jié)果測試(1)測定液體活性染料經(jīng)過一定條件處理后的pH值和電位變化,以評定其穩(wěn)定性。(2)用DatacolorSF600型電腦測色配色儀,測試印花樣品印花織物的干/濕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AATCC標準)。
活性染料溶解度測定與助溶劑的助溶效果比較參考《水溶性染料溶解度和溶液穩(wěn)定性的測試》GB/T367111-1996和《水溶性染料冷水溶解度的測定》GB/T3671.1-1996方法,測定染料在25℃時,加入助溶劑前后的溶解度。實驗中分別選用助溶劑尿素,甘油和已內(nèi)酰胺來比較助溶效果,其結(jié)果見1。
吸濕劑的質(zhì)量濃度由于染液在存儲期間會因天氣變化(尤其是高溫天氣),極易丟失水分,因此需加入吸濕劑以使染料離子面形成水合保護層,避免染料水分的蒸發(fā)。一般吸濕劑用多元醇,本實驗采用丙三醇作吸濕劑,觀察到的染料質(zhì)量變化和染料面變化如1所示。
染液24h后質(zhì)量隨吸濕劑濃度的變化由1可知,丙三醇可做吸濕劑鎖住水分,保持染液在高溫下的穩(wěn)定性。觀察染液面,24h不加入吸濕劑時稱量瓶中染液完全凝成固狀,面呈凹凸不平狀態(tài),水分完全蒸發(fā)。當(dāng)吸濕劑濃度為2.5%時,水分蒸發(fā)比較嚴重,面塊狀分離;當(dāng)吸濕劑濃度為5%以上,水分保持較好,面形成水合分子膜,水分蒸發(fā)減少,但實驗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明顯提高了染液的粘稠度。
防凍劑的加入防凍劑的加入是為了防止低溫時染液中染料的析出,阻止染料凝聚,提高染液的冷藏穩(wěn)定性。選擇的防凍劑為乙二醇,濃度為2%。
從實驗現(xiàn)象看,飽和染料50mL在0℃環(huán)境時,未加入乙二醇的染液染料立即大量析出沉淀,而加入乙二醇的染液中染料無明顯析出。在同樣加入10mL水后,未加入乙二醇染料仍有析出,加入乙二醇染液重新完全溶解。此現(xiàn)象說明乙二醇的加入可防止染料在低溫下的析出,有助溶作用。實驗中也分析了乙二醇的助溶效果,結(jié)果如2。
助劑的加入對染料水解的影響活性染料用少許水調(diào)成漿,加入助溶劑調(diào)成糊,加入定量的水微熱溶解,冷卻靜置1h后過濾。濾液加入弱氧化劑1%、吸濕劑5%,防凍劑2%,用pH緩沖劑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4∶1)調(diào)節(jié)pH至染料最低水解pH5左右,制備成所需的穩(wěn)定液體活性染料,測試其升溫前后的pH值和電位。結(jié)果見3。噴墨印花織物的性能按油墨配方1制備墨水并注入墨盒。對織物按照1.2.4中實驗進行前處理后,待作噴墨印花實驗用。使用中文WORD2000中的繪程序,分辨率300dpi,前處理過的織物緊貼于EPSON打印紙進行打印<12>。打印后織物汽蒸,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1][2]下一頁>>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