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Right First Time)是紡織品市場對紡織染色企業的要求。絲光羊毛(MercerizedW001)紗線的染色因其特殊性,要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文章認為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是一個系統工程,正確仿樣和穩定生產是關鍵。具體分析了影響絲光羊毛紗線染色的一次成功率的各個主要環節,并提供了提高絲光毛紗染色的一次成功率的可行方案。
1絲光羊毛特性
羊毛的絲光處理,即防縮處理,主要是通過對毛條或毛紗的特殊處理,提高羊毛產品的防縮性能,獲得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和如蠶絲一般的光澤和手感。目前處理的方法主要有3類:化學降解法(氧化法),聚合物沉積法(樹脂法),酶處理法。氧化法指通過氧化劑的氧化作用,部分或全部剝蝕羊毛的鱗片層。樹脂法指在羊毛的表面施以高分子聚合物,使之沉積在羊毛纖維表面,限制和制約纖維的相對運動。酶處理法指通過蛋白酶與羊毛鱗片層中蛋白質大分
子作用,部分剝蝕羊毛的鱗片層。無論是通過氧化法、樹脂法、酶處理法或三者聯合處理過的羊毛,與常規未處理的羊毛相比較,有5個特性:①防縮性能提高;②對染料的親和力提高;③纖維的pH值降低;④羊毛的手感變滑,光澤變亮;⑤染色的色牢度降低。
2提高染色的砌玎系統工程
經過絲光處理后的毛紗,對染料的吸附性能提高以及纖維pH值降低的特性,增大了染色色花的機率;由于絲光羊毛產品多數是機可洗產品,染色色牢度降低的特性使要滿足國際羊毛局對機可洗產品的高色牢度要求變的更難。要一次成功的生產出色澤均勻、色牢度良好、滿足機可洗要求的染色產品,對于絲光毛紗的染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絲光羊毛紗線染色的RFT是一個系統工程,該工程包括紗線前處理、染色、后處理等與染色相關的工藝過程,以及所有參與人員和相應的全部物資資源。要實現這個系統工程,正確仿樣是前提,穩定生產是關鍵,二者的聯結點是大小樣的符樣率。
2.1正確仿樣
客戶確認和車間順利生產是正確仿樣的兩大目的。二者均要兼顧,不能偏重一面。只求客戶確認,不顧車間生產的可行性;只顧大生產的需要,而忽視客戶的要求都是不可取的。
2.1.1客戶確認
為了得到客戶的確認,要關注以下5點:
①客戶使用的對色光源。客戶一般不特別提出,通常使用D65光源;如果使用雙光源,應特別注意燈光跳色現象,及時與客戶溝通相關情況。
②客戶對水洗、摩擦、耐氯、耐汗光等色牢度的要求和其他環保要求,尤其是針對特殊用途的產品對色牢度的不同要求。
③客戶檢測所引用的標準以及各類測試方法和合格品要求的區別。例如:國家標準GB、國際標準ISO、美國標準AATCC、日本標準JIS等。
④客戶對染色后處理的特殊處理要求。
⑤客戶對色紗后續加工的整理要求。客戶的所有要求在仿樣中都應充分重視,盡量予以滿足。特殊情況應及時和相關人員或客戶溝通。
2.1.2大生產接口
為了能與大生產接口,仿樣應注意:
1)小樣用坯紗應與大生產用坯紗同廠家、同配比、同支數、同批號。
2)染料的選用。染料要求具有優異的勻染性和重現性,對染色工藝參數變化的低敏感性,優異的可洗滌性,良好的色牢度。拼色三原色中,各個染料的配伍性要好,其上染曲線、固色曲線要相近,各項色牢度基本一致。配方盡量使用三原色拼色,減輕染料間的相互干擾,保證上色的均勻和穩定。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