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白度
由表2可知,隨著雙氧水用量的提高,白度均逐漸提高,當堿氧一浴練漂工藝的雙氧水用量為6 s/L、酶氧一浴練漂工藝的雙氧水用量為8 g/L時,白度較好,再增加雙氧水用量,白度的提高非常緩慢,會造成浪費,并對纖維造成損傷.最終確定堿氧一浴練漂工藝的雙氧水用量為6 g/L,酶氧一浴練漂工藝的雙氧水用量為8 g/L.
2.3強力及毛羽
在前處理階段,不同的助劑及其用量對紗線性能的影響很大.由于色織紗在后道還需進行織造,因此有必要合理控制其前處理條件,使紗線性能符合織造的指標要求.由于燒堿和酶用量對前處理效果的影響最大,因此改變燒堿和酶的用量進行前處理.由表3可知,堿氧一浴練漂與酶氧一浴練漂前處理對紗線性能的影響有很大差異.
(1)不論使用NaOH還是使用酶前處理,在一定用量范圍內,對平均斷裂強力的影響都較小.當NaOH用量高于5.0 g,L、酶用量高于5.0%時,對紗線強力有明顯損傷.原因是若燒堿或酶用量適當,僅會與纖維素纖維表面的雜質發生反應而去除雜質,若用量太高會損傷纖維內部纖維素,造成紗線強力降低.
(2)與原紗強力不勻率相比,紗線經過前處理后,強力不勻率變化不大.堿氧一浴練漂后的強力不勻率稍有提高,酶氧一浴練漂后的強力不勻率稍有降低,說明使用酶前處理更有利于纖維的強力均勻.當燒堿用量5.0 g/L、酶用量1.0%一5.0%時,練漂后的平均斷裂強力甚至略高于原紗的平均斷裂強力.其原因是練漂后的紗線吸濕能力提高,相同條件下回潮率提高,隨著回潮率的上升,纖維素纖維紗線強力提高,與紗線強力的均勻度提高有關.因此,只要前處理工藝合理,紗線的強力不僅不會降低,還會提高.
(3)堿前處理對紗線毛羽的影響較大.當堿用量超過2.5 g/L后,3 mm以上的有害毛羽數量猛增,會給后道工序加工帶來困難;而酶前處理效果相對較好,酶用量5.0%(owo為最佳用量,強力均勻度較好,3 mm以上毛羽數量較少,此時紗線的平均斷裂強力比原紗平均
斷裂強力稍有提高.這些性能的改善為后道染色、絡筒及色織創造了有利條件.而堿氧一浴練漂工藝中,在NaOH最佳用量5.0 g/L時強力和強力不勻率符合織造要求,可是毛羽迅速增多不利于織造,需要在后道再進行拋光整理.可能原因是堿對天絲棉纖維的膨化作用更強,容易產生毛羽,而精練酶中含有一定量的纖維素酶,對纖維素纖維具有拋光作用.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