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印染廢水污染物濃度、色度、溫度高的特點,將Actiflo工藝引入印染廢水深度處理中,小試探討了Actiflo工藝的最佳藥劑組合參數,并在此條件下進行工藝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表明,Actiflo工藝在處理效果及縮短沉淀時間方面均優于常規工藝。同時,以40萬ms/a綜合印染廢水處理工程為例,對Actilfo與常規高效沉淀池進行了經濟技術比較。
Actiflo工藝是20世紀90年代由法國Velioa集團OTV公司率先開發并投入使用的高效絮凝法,該工藝通過投加一定粒度的微細砂粒,促進絮凝體顆粒迅速成長,密度增大,沉降速度加快。該工藝最早用于給水處理,最近在廢水處理領域也得到了應用[1~3|。
印染廢水具有污染物濃度、色度、溫度高等特點,處理難度較大。印染廢水多采用“前物化+生化+后物化”的常規工藝處理,但由于物化中污泥質地較輕,處理效果不佳。文章針對以上問題,引入Actiflo工藝,并開展了相關研究。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水質
試驗廢水為某大型綜合印染廢水處理廠二沉池出水,其水質見表1。
1.2試驗材料
混凝劑:A12(S04)3(6%A1203)、FeCl3(38%);絮凝劑:陰離子PAM;微砂:直徑為60~140肛m。
1.3試驗方法
取1 L水樣后加入混凝劑,在200 r/min下攪拌2 min,再投加微砂,在200 r/min下攪拌2 min,最后投加PAM,在100 r/min下攪拌4 min,靜止30 min后取樣測定CODc。
1.4試驗儀器
主要儀器:ZR4—6混凝攪拌機,DZS--706多參數水質分析儀,CODc,i則定儀,濁度測定儀。
1.5分析項目及方法
COD:重鉻酸鉀法;pH:玻璃電極法;濁度:濁度測定儀。
2結果與討論
2.1藥劑選擇試驗
采用不同混凝劑、加藥量以及不同微砂投加量和PAM投加量進行試驗,以CODc,去除率為評估指標,確定Actiflo工藝藥劑最佳組合方案。試驗設計見表2,試驗結果見圖1~圖4。
從圖1~圖4可以看出,硫酸鋁相對氯化鐵處理效果好。隨著硫酸鋁投加量增加,CODc,去除效率不斷提高,達到1 200 mg/L后,去除效率趨于穩定;微砂投加量對CODC,去除效果有一定影響,投加3 g/L時效果較好,此后隨投加量增加,去除效果變差,由于微砂量較多時表層出現浮砂,沉降不完全,進而影響CODcr去除效果。PAM投加量達1 mg/L時CoDc,去除率較高,此后增加投加量,CODc,去除效果無明顯變化。因此,確定最佳投藥組合為硫酸鋁1 200 mg/L,微砂3 g/L,PAM 1 mg/L。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