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圖4、圖5可知,織物的白度和毛效均隨著pH值的增大而逐漸增大,酸性條件下織物白度、毛效隨pH值增加提高幅度較小,當pH值從4.5增加到7時,白度和毛效值增加幅度較大,而且在pH值1O時達到最大值,說明在堿性條件下棉織物上的果膠、淀粉等雜質發生一定程度的膨脹,有利于從棉織物上脫離并去除掉,從而增強織物的吸水性。同時堿性條件OH一能促進HzO。分解成一,更好地發揮漂白作用,故堿性條件下織物白度值較高。從圖6還可以得知,pH 值越高,織物的強力保留值越大,因此,確定酶處理液pH值為1O。
2.1.3 處理時間對棉織物前處理效果的影響
堆酶MF-03濃度20 g/L,H2Oz 15 g/L,溫度50℃ ,pH值1O,浴比1:5O條件下,前處理時間對處理效果的影響見圖7~ 圖9。
由圖7可知,隨著處理時問的增加,織物的白度逐漸增加,處理時間超過2 h后,織物白度變化較小,這是因為H。O 是漂白的主要物質,其在反應前期分解較快,反應2h H。O 已經基本分解完畢,再延長時間對漂白貢獻作用較小,而且處理時間過長還會引起白度的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已經從棉纖維上脫除的棉籽殼等雜質再度反沾織物引起的。由圖8可知,織物毛效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提高,酶的催化反應時間增長,除去雜質效果也就更好,處理時間超過2 h后織物毛效值增加不明顯。由圖9可知,但是時間過長會導致織物強力的下降。因此,從節約能源和處理效果考慮,在5O℃條件下酶處理時間在2 h以內較為適宜。
綜上可知,堆酶MF一03的較佳處理工藝條件為:堆酶MF一03 20 g/L,HzOz 15 g/I ,pH值10,浴比1:50,溫度5O℃ ,時間2 h。
2.2 堆酶處理工藝與傳統工藝比較
堆酶前處理、傳統退煮漂前處理和高效短流程工藝對棉織物的處理效果如表1所示。
3 結語
3.1 酶處理較佳的工藝條件為:堆酶MF一03 20g/L,H2Oz 15 g/L,pH值10,浴比1:5O,處理溫度為5O℃ ,處理時間2 h。
3.2 經堆酶MF-03工藝處理后,純棉織物的毛效、白度與常規前處理工藝相當,斷裂強力略有下降,但在可接受范圍。堆酶處理工藝條件溫和,而且節水節能,對環境污染較小。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