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工藝條件
(1)工藝流程:翻縫一酶煮一堿煮一燒毛一氧漂一絲光一軋染一后整理一成品
(2)酶煮:處方(g/L): 老工藝 新_T藝
F G F G
BF一7658淀粉酶4 HZM一102酶18 20
滲透劑 3 滲透劑 2 2
食鹽 10
新、老工藝均為二浸二軋.軋液率100%
汽蒸溫度、時間:55℃.60 min 75℃,60 min
(3)堿煮:處方( L): 老工藝 新工藝
980 J精練王 6 6 4 4
CE滲透精練劑 6 6 4 4
螯合分散劑 3 3
亞硫酸鈉 4 4
新、老工藝均為二浸二軋.軋液率100%
汽蒸溫度、時間均為100℃,60 mi”
(4)氧漂:常規氧漂新老工藝相同。
2.2加工織物除雜和毛效對比 :表2新老工藝織物去雜和毛效對比
由表2可以看出,煮練酶前處理果膠、灰分去除率與傳統方法相近.棉蠟和蛋白質的去除率稍差些.但毛效基本一致 這是因為蛋白質主要存在于棉纖維內層的胞腔內.影響潤濕性極小.而織物上殘留的少量棉蠟是煮練酶前處理后的織物具有柔軟手感的原因之一。
2.3加工織物物理性能和染色性能比較
表3處理后織物的物理性能和染色性能比較從表3也可以看出.煮練酶工藝處理后織物的 強力、白度、染色得色率和鮮艷度都比老工藝較好.棉籽殼去除G品種略差一些.偶然有細小點2-4污水中COD比較
(1)試驗品種:120 cm 40x40/133 ̄72全棉精梳府綢
(2)工藝流程:坯布一燒毛一(新 藝:軋煮練酶汽蒸;老工藝:軋堿汽蒸)一五道水洗一氧漂一水洗一烘干。
表4新老工藝水洗槽CODI;比較
從表4可以看到煮練酶前處理T藝的COD值遠遠低于傳統堿前處理工藝。設備和工藝的不同.COD也會有變化 一般情況煮練酶T藝的污水中的COD含量只有傳統堿_[藝的5%~l0%.特闊幅設備上略高約50%左右.因此具有環保上的優勢
2.5成本比較
應用煮練酶前處理比傳統堿前處理_1=藝的直接成本略為高些.但結合污水處理費的減少和后整理時可以少加柔軟劑.以及染色得色略深.勻染性好等綜合因素,二者成本持平.而品質提高了
3 結論
本公司應用煮練酶已生產各種規格彈力布lO0萬米,突破了連續軋蒸煮練酶前處理_T藝只能生產薄型府綢及PVA漿含量低的織物.提升了產品的品質,有以下一些體會:
(1)應用煮練酶HZM一102對棉機織物進行前處理.可大幅度降低污水中的COD值
(2)連續軋蒸煮練酶前處理 藝是切實可行的,各項指標大都優于堿煮練_1 藝.且完全可以利用印染廠現有前處理設備 、
(3)經煮練酶前處理的織物手感柔軟.染色勻透,色澤豐滿,T藝穩定.有利于提高一次成功率和產品品質。
2_4.4逆滲析法
逆滲析法用于使污水濃縮。其原理為利用 半透膜”分子的滲透性能 在污水上施加壓力(15~50kg/m )。污水中的水分子即通過半透膜滲透出來 從而使污水濃縮。常用
的半透膜為醋酸纖維薄膜、乙基纖維素薄膜與聚丙烯酸甲酯薄膜等。
3經處理的污水排放
3.1排放到江河或大海污水處理達標后可以排放入江河或大海之中。如果排放到江河中去 則排放BOD5標準主要根據受納水體的BDD要求與稀釋倍數來決定。
3.2用于農田灌溉
遠離江河或大海的印染廠.其污水經過一定的處理后.可以循環利用于農田灌溉,以利用其所含肥效。用于農田灌溉的污水必須無礙于農作物生長,無礙于土壤結構.還必須注意檢驗其重金屬含量與其它金屬鹽類的含量、硼與砷的含量以及其pH值。重金屬鋁、鉛、鉻、銅、錳與汞的含量在1 mgm以上.鈉、鉀、鈣的含量在1 g/L以上的污水對大多數農作物的生長不利。印染污水中必然含有大量鈉離子,農作物對鈉鹽的承受能力不同。抗鈉鹽能力強的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油萊與甜菜。能力中等的農作物為玉米、南瓜、西紅柿、洋蔥、菠菜、胡蘿卜等。能力弱的農作物為卷心萊、土豆 豌豆、芹菜等。pH值小于6與大于8的污水對大多數農作物的生長不利。各種農作物對pH值的適應能力不同。小麥、玉米、大豆為6~7.棉花為6~8.花生、煙草為5~6,土豆為4.5~5.西瓜為6~7。
污水灌溉農田可以節省生物處理等的基建、運行費用。通過自然蒸發.自然凈化與向地下滲透.可以減輕不少處理負擔。其缺點為夏季積水易發生厭氧降解作用.產生惡臭氣體.滋生蚊蠅及藻類以及農場工人可能發生農田皮炎.這是由污水沉淀發酵的分解產物所引起。預防方法為下田前在局部涂一層50%松香凡士林藥膏.收工后用清水沖洗。治療方法為用紫藥水或氧化鋅軟膏涂擦局部。一旦排放的污水不能達標,在電腦控制下排放會自動停止.并發出信號,污水暫存在大型貯存池之中。及時查明原因.下達措施.恢復達標后,恢復排放。
如果環境因此而造成嚴重污染.企業法人應負法律責任.當地政府應接受社會的質詢,媒體與公眾都會極度關注。
4結語
污水治理最好能從源頭做起。但印染廠在染整加工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利用先進而科學的方法處理這些污水.不僅有利于印染企業自身的發展,更將有利于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參考文獻:
[1】翟保京,鄧學進.從三種人工汗液組成看汗光色牢度評價標準[J】、印染,2003(9):36—37、
[2】 宋心遠,沈煜如.活性染料及其染色的近年進展(七)[J】、印染,2002(8):44—48、
[3】FZ,T 73007-2002針織運動服[S】.
[4】FZ,T 73008—2002針織T恤衫[S】.
[5】李志恩,齊亞民,趙聰敏、紡織品耐光、汗復合色牢度試驗方法的研究[J】.紡織科學研究,1993(2):26—29.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