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2看出,在相同的處理條件下DMAB和DEAB染色羊毛織物的最大吸收波長(A一)分別為630 nm和640衄,兩者相差10砌。這可能與兩者分子結構方面的差異有關。根據發色理論哺J,在有機物分子共軛系統中引入給電子基可降低其分子激化能,從而使其A一向長波方向移動,發生深色效應,并且給電子基的給電子性越強,其共軛體系的深色效應越強。對于兩種芳香醛而言,可能由于其中乙氨基比甲氨基具有稍強的給電子性,從而引起兩種芳香醛染色羊毛織物在最大吸收波長方面略有不同。另外在相同的處理條件下,DMAB染色羊毛織物的肜S值明顯高于DEAB染色羊毛織物的∥s值,尤其在其最大吸收波長處表現的更為突出。這主要是因為DEAB具有比DMAB更差的水溶性,這導致其更難以向羊毛纖維內部滲透,所以阻礙了其與纖維中的色胺酸發生上述發色反應(I),使得染色織物的表面深度低下。
在與上述相同的鹽酸濃度和過氧化氫濃度條件下,DMAB濃度對染色羊毛織物表面深度和色差的影響如圖3和表1所示。圖3顯示隨著染色浴中DMAB濃度的增加,染色羊毛織物的肜S曲線不斷升高;值得注意的是在DMAB濃度c(DMAB)和最大吸收波長處的肜S值(影S一)之間存在著良好的線性關系,如方程(1)所示。
此外從表l也可以發現,DH’、DC’和DE‘逐漸增大而DL+逐漸減小,說明染色羊毛織物的深度和鮮艷度不斷增加。這是因為DMAB濃度的升高會使反應溶液中的DMAB分子數目增加,能夠提高與纖維中的色胺酸分子的接觸機會,兩者更容易發生反應(1),使纖維顏色加深。
2.2 過氧化氫
在使用鹽酸濃度為4.25%(塒t)和DMAB濃度為0.50%(們)的條件下對羊毛織物進行染色,然后在含有4.25%(伽)濃度鹽酸的氧化浴中添加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并以此處理羊毛織物,過氧化氫濃度對羊毛織物染色性能的影響參見圖4和表2。
從圖表4和表2可知,增加過氧化氫濃度使得染色羊毛織物∥S值、DC+和DE。逐漸升高,在濃度為0.175%(加t)時達到最高點后有所下降;而DL’則表示出與之相反的規律。這表明在過氧化氫濃度達到0.175%(塒f)時染色羊毛織物的表面深度最高,鮮艷度也最好。這是由于氧化浴中過氧化氫對纖維中的色胺酸與DMAB所生成的中間產物具有氧化作用而使其形成共軛系統,而且過氧化氫濃度越高,氧化作用越強,會導致更多的中間產物發生氧化反應而發色。然而過量的過氧化氫具有氫氧自由基捕捉作用一J,從而導致氧化作用減弱,使得羊毛織物的顏色變差。此外,過量的過氧化氫還可能夠將吸附于纖維表面的芳香醛氧化為羧酸使其失去與色胺酸反應的能力,也可能使在纖維表面生成的芳香醛與色胺酸反應物進一步氧化,導致其中的共軛結構發生破壞。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