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cI分散藍56的微膠囊染料與商品染料分別對PLA織物實施無助劑染色及常規助劑染色,比較相應的上染曲線、提升力曲線、勻染性、摩擦牢度及皂洗牢度.結果表明微膠囊分散染料可在不經還原清洗、更少工藝步驟且無需助劑的條件下對PLA織物染得和商品分散染料常規助劑染色相當的色深,各項色牢度亦相當.故微膠囊分散染料可對生態聚酯類PLA織物實施無助劑清潔染色.
關鍵詞:PLA;微膠囊分散染料;無助劑染色;色牢度;勻染性
PLA(Polylactic)纖維是采用淀粉類農作物經發酵成乳酸,再經聚合、溶液或熔融紡絲而制備的新型可再生人造纖維.廢棄的PLA產品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為HO和CO,再經光合作用又生成淀粉.t1]PLA織物主要采用分散染料染色,但因分散染料對PLA纖維的親和力較低,導致上染率低,染色提升性差,故常規工藝在PLA織物染色后還需進行還原清洗以提高染色牢度[2-4]9這給染色廢水增加了處理負擔.分散染料微膠囊利用微膠囊的隔離和緩釋作用,以及分散染料本身的微溶性,可實現對聚酯織物的無
助劑環境友好染色.目前,對于分散染料微膠囊上染PET織物的相關研究已有文獻報道 】,但對PLA織物的染色尚無文獻提及.PLA的結晶度和取向度皆低于PET,且內部結構較PET疏松,因而化學穩定性不及PET,不耐強堿和還原劑,強力損失可超過30%.I6故PLA雖然屬于聚酯,但由于在物理形態及超分子結構上的差別,PLA有不同于PET的染色要求.本文采用cI分散藍56微膠囊對PLA織物實施無助劑染色,并與商品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進行對比,以獲得相關染色信息.
1試驗
1.1材料及儀器
材料:c.I.分散藍56商品染料(浙江吉華集團有限公司)cI分散藍56微膠囊染料(實驗室自制 ),PLA織物(圓網針織物,60 D,浙江融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滲 透劑JFC、分散劑NNO( ̄業級).儀器:高溫高壓染色機(臺灣Rapid公司),SF650測配色儀(美國Datacolor公司),YB571一II型摩擦牢度儀、SW一12AII型耐洗色牢度測試機(溫州市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
1.3測試
上染速率曲線-稱取重約1 g的PLA織物,分別用微膠囊分散染料和商品分散染料染色.在染色升溫階段,當溫度到達70 cc、80 cI二、90℃、100 oC和110 cI二時分別取出一塊布樣,洗凈后烘干.在染色保溫階段,分別在1l0℃保溫1 h、2 h、4 h、6 h時取出一塊布樣,洗凈后烘干.用測色配色儀測試上述布樣的K/S值,并繪制相應上染速率曲線.提升力曲線:稱取重約1 g的PLA織物,在染料用量分別為l%、2%、3%、4%、6%(ow0的條件下進行染色,染色后取出布樣水洗、烘干.用測色配色儀測其K/S值,并繪制提升力曲線.色牢度及勻染性:將染色后的PLA織物分別進行水洗、酸性水洗(HAc 0.5 mL/L,浴比60:1,110℃,15min)、還原清洗(保險粉2 g/L,NaOH 2 g/L,浴比50:1,
70℃,20 min),并比較染色樣品各項色牢度.摩擦牢度測試參照GB/T 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摩擦色牢度》;皂洗牢度測試參照GB/T3921.1—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洗色牢度》;勻染性測試參照ISO 105一J01: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測試表面顏色的一般方法》.
2結果與討論
2.1上染速率曲線從圖1可以看出,使用商品分散染料和微膠囊分散染料染色的上染速率曲線趨勢較為一致,隨著染色溫度的升高,PLA織物的表觀色深逐漸增大,隨著染色時間的延長,上升趨勢漸緩.染色開始后的最初30 min內,C.I.分散藍56幾乎不上染PLA.微膠囊分散染料染PLA時,100℃之前的上染速率較慢,因為在低溫時,染 料較低的溶解度和膠囊壁的緩釋性起主要作用,這將影響染料的上染率.當溫度足夠高(如100℃)時,染料的溶解度與擴散速度極大提高,K/S值也急速上升.隨溫度繼續上升至1 10℃,商品分散染料染PLA在保溫1 h后上染已趨于平衡.而微膠囊分散染料由于微膠囊的緩釋作用,上染速率低于商品分散染料,延長保溫時間至4 h,微膠囊染料可得到與商品分散染料染色相當的K/S值,延長保溫時間至6 h,微膠囊染料可得到較商品分散染料染色更大的K/S值.但當染色時間大于1 h后,微膠囊分散染料上染率雖有提升,但染色后樣品手感明顯發硬,故最佳保溫時間與商品分散染料一樣為1h。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