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匹色差在線檢測系統
布匹產生色差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將產生色差的各種原因控制在允許范圍就能獲得滿意的結果。為了判斷是否真正將產生色差的原因進行了有效的控制,需要進行檢測。根據生產實踐,一般對染色前的坯布或半成品、染色下機的染色布和成品打包裝璜前作為色差重點檢測控制點。
現階段,大部分印染加工廠依靠人工對一批布進行局部抽樣檢測,這樣的檢測存在較多的不足:首先是存在很大的誤判,誤將局部視作全部;其次是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第三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提高成本等。針對這些問題,現在已經開發出了一些測色儀和連續在線色差檢測儀,瑪諾展出的CIS-10A型顏色檢測系統是突出代表。
CIS-10A型顏色檢測系統依據C1E 1ab系統為標準,采用不間斷光束偵測,偵測面積大,穩定性高,不易受布面異常疵點影響;偵測電眼位于幾乎密閉的機組中,偵測效果不受外界影響;偵測電眼移動速率可依織物速度適當調整;運轉中偵測電眼定時自動校正;偵測所得資料永久保存,可視需要隨時調出;提供多種常用色差公式及光源設定,可視需要選擇;采用15"觸控熒屏,搭配完善人機界面操作軟件,使用簡易。
CIS-10A型顏色檢測系統用于前處理完成后、染色以后和成品完成出貨前等生產過程,可安裝為獨立機臺,根據需要對生產中的在制品和成品進行檢測。CIS-10A型顏色檢測系統能很快提供有多少米布的色差在允許的范圍,多少米布色差過大,色差大的在這批布的什麼地方,迅速為管理人員提供對這批布處理的依據。同時,還會提供需要回修的色布在染料配方上造成色差的原因,為修改配方提供參考。
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大和遠程色樣確認技術的使用,可以用該系統檢測出的顏色數值、ΔE和LAB值來確認工藝質量,縮短了從接樣到認樣的時間。
新的縮水率控制技術
連續浸軋印染加工生產線容易造成織物經向縮水率過大,進而使服裝嚴重變形而無法穿著,對裝飾用布加工也有同樣的缺陷。
對縮水率較大的產品,一般在成品前經過預縮機處理。過程中先將織物經過一個汽蒸箱進行迅速加濕,再經預縮橡膠毯加上一定熱壓,使織物產生經向收縮。實踐證明,需要預縮的織物獲得一定的含水量對預縮效果產生重要影響。采用汽蒸箱,如果容布量小了,布的加濕效果不明顯;容布量大了,反而會使經向拉伸,效果更不好。有的工廠采用噴嘴直接噴霧,但由于噴霧均勻性不好,容易在布面形成水漬,另外噴霧量大小也不易掌握。
威可的噴盤工作原理
近幾年來,在進口的預縮機上大部分配有瑞士威可(Weko)制造的噴盤式均勻給濕機,對提高預縮效果起到了很大作用。威可自動化控制程度很高且能獨立運行的噴盤式均勻給濕機采用特殊結構的噴盤、自動化給液系統和控制系統,將液注入噴盤,在噴盤5000rpm的高速作用下形成平整的噴灑面,均勻噴射于織物上,由于形成的極細霧粒有足夠的沖量,因此能確保極細霧粒被噴射于織物纖維間。該機噴量可按工藝要求在小于織物重量40%給液量范圍內設定,運轉中依主機臺速度變化而自動調整給液量,確保左、中、右和前后給液量均勻一致。
目前,威可制造的噴盤式均勻給濕機除用于預縮機之外,還廣泛用于拉幅定型機、軋光機、蒸呢機、蒸化機等工序需要給濕的工藝上。該機可以方便地裝在主機上,也可以自成一臺主機,給下道工序需要一定濕度的織物加濕。在拉幅定型機落布時應用,可以使織物消除靜電,含潮率迅速提升至達標(特別是對平方米克重有要求的織物),布溫迅速下降,門幅快速穩定。
另外,減小縮水率的新方式還可以應用瑪諾的PMC緯密檢測控制裝置,對超喂滾筒的超喂量進行自動控制,確保緯密符合產品標準,從而使織物的經向縮水率符合產品標準。
現在,印染加工自動化控制技術發展很快,在產品質量控制技術上除了以上技術之外,還有下機織物濕度、門幅、平方米克重和涂層量、定型時間、展邊對中自動控制裝置等等,為傳統印染設備的技術改造和新一代印染設備的技術進步提供了條件。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