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套準十宇線
在網目調印花中,顏色、層次和清晰度的再現都是由網點的疊合來實現的,所以網點疊合的精度是十分重要的控制參數。套準十字線是由C、M、Y、K4色漿料疊合而成,用于檢測4色套準精度。
2.2色差一致性檢測
實際生產當中,根據客戶要求,通過打樣設定印花顏色,在線進行顏色一致性檢測時,則通過CCD提取實地色塊的R、G、B值,通過計算,將RGB顏色空間轉換到CIELAB顏色空間,按照式(5)進行色差計算。然后參照國家標準或生產廠家與客戶約定的最小色差值作為印花質量判定的依據,以此得出檢測結果,并對生產線進行控制。
3均勻顏色空間中色差公式的選擇
顏色空間存在非均勻性顏色空間(如RGB顏色空間)和均勻性顏色空間(如CIEL‘a’b‘顏色空間),在進行顏色色差評價時,都是在與設備無關的均勻顏色空間中進行,用于色差計算的公式很多, 如CIEL’a。b‘色差公式、CMC(1:C)色差公式、CIE2000公式等。但是經過研究分析和實驗驗證,GB/T8424.3—2001《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色差計算》中規定的CMC(1:2)色差公式最符合織物印花色差分析與評價”。o。該色差公式如下所示
4在線檢測與控制系統設計網目調織物印花質量在線檢測與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基于以上測控條信息的采集和計算,然后對印花設備進行控制,以實現印花質量的自動檢測與控制p’8’91。該系統主要由織物表面視頻測控條圖像信息采集單元模塊、信息處理模塊和控制中心組成,其系統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該系統通過高速彩色CCD攝像機,不斷采集放置在織物兩邊印刷出來的測控條信息,數字化后傳輸給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根據設定的指標完成數據的計算和分析,經過與參考值比對后發出控制命令,自動調整印刷部件的壓力、上漿量、印版套準精度等參數,從而實現印花質量的自動檢測與控制。
5結束語
本文工作的主要創新之處為:1)設計了用于網目調織物印花測控條,確保在線檢測與控制時顏色與印花質量客觀數據的采集;2)運用了合理的質量描述指標,符合織物印花質量檢測的基本要求;3)選擇了適合織物色差評價的合理的CMC(1:2)色差計算公式,保證計算結果與人眼觀察更一致;4)提出了網目調織物印花質量檢測與控制的系統模型,為該系統的工業化應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素一,劉晶,薛勇,等.基于計算機視覺的織物色差檢測[J].棉紡織技術,2008,36(6):32—35.
[2]楊永躍。鄧善熙,何革群.應用圖像測量技術在線檢測印刷套色偏差[J].應用科學學報,2002,20(4):
[3]高曉丁,左賀.織物自動檢測系統設計與實現[J].紡織學報,2007,28(12):127—130.
[4]王曉紅.膠印印刷圖像顏色控制技術[J].包裝工程,2005,26(1):5—7.
[5]戴哲敏,謝琥,李紅勤,等.CIE2000色差公式在墻地磚表面色差測試中的魯棒性研究[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6,33(7):8一10.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