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緩慢,染料的上染百分率趨于下降。這說明染料上染織物的染座達到飽和。表2染料濃度對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響
2.3染色溫度
在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濃度2 (o ),浴比1:50,用醋酸及醋酸銨調節染浴pH值一5.5,按最終保溫溫度5o、60、100、105℃測定上染百分率和K/S值,其結果見表3。表3染色溫度對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響
由表3可知,染料在50 ̄100℃時,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增加很快,這個階段的升溫速率需要很好地控制。比較100、105℃的染色情況,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變化很小,且從節約能源的角度考慮,應選100℃的保溫溫度較好。
2.4染色時間
按升溫曲線升到100℃后,分別保溫2O、3O、40、5O、60min,測定錦綸超細織物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結果如表4所示。從表4可看出,隨著染色保溫時間的延長,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都逐漸增大,染色速率增加,染料的移染性和遮蓋性也提高;但超過50 min后,變化不大,延長染色時間意義不大。超過50 min后,K/S值降低的原因是在長時間高溫下,錦綸超細織物也會在弱酸性條件下發生一定的水解,織物結構變化,染料依附點減少,織物上結合不牢的染料又重新進入染液。
2.5染浴pH值
用醋酸及醋酸銨調pH值為3.5、4.O、4.5、5.0、5.5、6.O,測定錦綸超細織物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結果如表5、表6所示。表5染浴pH值對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響
由表5、表6可看出,pH值越低,表觀色澤越深,上染率高,但勻染性、透染性變差。同時在pH值過低時,錦綸纖維的水解程度加劇,織物的強力下降。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染色的飽和值往往超過氨基的量,因為在染料與纖維發生離子鍵結合的同時,氫鍵和范德華力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3]。但pH值過高,染料的上染率下降。因此,綜合考慮,應選用pH值為5.5最好。
2.6勻染劑
在勻染劑濃度為1.O%、1.5%、2.0 、2.5 、3.O ,測定錦綸超細織物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結果如表7所示。勻染劑用量不同,對超細纖維基布外觀色澤和染透性影響顯著 。從表7可看出,當勻染劑濃度提到2 后,上染百分率有明顯提升。弱酸性藍AR和弱酸性嫩黃在勻染劑的濃度高于2.5 后,上染率有所下降。這是勻染劑同錦綸超細織物、染料間發生作用的結果,織物上的染座被勻染劑占據,酸性染料不易上染。故勻染劑濃度2.0 為宜。
2.7助劑勻染性和移染性
助劑勻染性和移染性測試結果見表8。
移染性顯著增加,可提高在最終染色階段織物上染料的移染性和遮蓋性,使染料更好地擴散進入纖維內部及增加在纖維上的移染性。勻染度越小,勻染性越好,從表8結果看,2.0 勻染劑濃度的效果相比之下要好些。由錦綸織物結構的差異而造成的染料上染差異和條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遮蓋。但不能遮蓋因氨基差異引起的染料上染量差異和條花l4]。
3結論
(1)弱酸性染料應用于錦綸超細織物染色,得色較深,對染料上染量的差異和條花遮蓋性較好。
(2)酸性染料與陰離子型助劑有較好相容性,陰離子型助劑在染浴中擴散力強,易進入纖維,緩染作用強,勻染效果較好。
(3)錦綸超細織物對溫度的變化比較敏感,染色時應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對親和力高的染料,尤其要注意升溫速率的控制。
(4)錦綸超細織物染色后的色牢度普遍偏低,應在染色后進行固色處理。
(5)確定的較為理想的染色工藝為浴比1:50,醋酸及醋酸銨調pH值一5.5,染料用量為2%,勻染劑用量為2 ,染色溫度達到100℃時保溫50 rain。
參考文獻:
(1]蔡再生.纖維化學與物理E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2]李升平.超細纖維簡介EJ].四川絲綢,1996,(1):34—35.
[3]劉正超,邢儀澤,王萬鎰,等.染料應用手冊[M].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89.
[4]常梅,高常新,喻芳麗,等,超細錦綸PU革染色工藝研究[A].第七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
[5]趙濤.染整工藝學教程(第二分冊)[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