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司腈綸染色較少,問題教多。本文將腈綸的染色機理作整理,歸納了一些腈綸染色的方法,和影響因素。了解了上色機理后,希望可以清晰如何染色和整理,做出合格產品。
一.染色上染機理
腈綸大都含1%左右的含酸性基團的共聚單體(染座),構成能與陽離子結合的席位。其共聚單體含-COO--H+ -SO3--H+
陽離子染料上染進程可用以下方式表示:
腈綸纖維-COOˉH++D+(陽離子染料)——>纖維-COOD+ +H+
腈綸纖維—SO3-H++D+(陽離子染料)—->纖維—SO3--D+ +H+
二.染色性能
2.1. -SO3-H+比COO-H+易電離,易與陽離子染料反應
2.2.在酸性條件下陽離子染料比教穩定,但是H+的強弱也會對上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COOH基。腈綸染色PH值最好控制在4-4.5之間。
2.3.-COOH耐熱性能差于-SO3H,因此耐高溫的能力各商家腈綸不一樣。
2.4.含染座的多與少決定了陽離子染料上染最大程度,特深色的深淺不單是染料用量的高低來決定上染。主要取決于染座的多與少,染座已飽和情況下難以上染,即使上也只是吸附。
2.5.在實際上染過程中,染料的內部滲透也很重要,特別對牢度和色光穩定來說(在染料吸盡后應該再保溫10-15分鐘,染色過程控好PH值,特別是高溫,或與吸酸性纖維混紡時)。
2.6.腈綸在Tg玻璃化以下時陽離子染料與纖維空隙大小相當,幾乎不能上染,但70度以上接近Tg(玻璃化)以上纖維變形,纖維分子重新排列,染料快速邁入非結晶區上染腈綸。此時應嚴格控制升溫速率和上染速率。可以用一些勻染和擴散助劑慢染,也可以加入一些元明粉(常用的無機緩染劑,在電解質溶液中腈綸表面電位下降,起到緩染作用,特別是淺色可用5-10G/L)
2.7.腈綸纖維:TG(玻璃化) Tg 升溫控制
干法:85-90度 1度/1-2分鐘
濕法:75—85度 1度/1-8分鐘
玻璃化溫度左右應該嚴格控制升溫速率,并且纖維比表面積越大,與染料接觸面積越大,越易上色色花,纖維越細越要當心。
三.影響腈綸染色的因素
3.1. 水質:Ca2+,Mg2+,帶正電位能夠上染腈綸染座,防礙陽離子上染,易色花并防礙得色。
3.2. PH值:陽離子染料不耐堿,加入H+控在4--4.5之間為佳,特別注意與其他纖維混紡時由于其他纖維吸酸或吸堿性能不一致,PH值不穩定。特別是高溫時須復測PH值以及染料吸盡后PH值變化。
3.3. 保溫時間:保溫時間可以根據染料吸凈時間再延長10-15MIN來確定。吸盡后再保溫10-15MIN有利染色堅牢度的提升和顏色色光的穩定。
3.4. 離子性能的影響:本身腈綸的染色通過電位差來得色,故上染前、中、后溶液中離子性能會很大程度影響陽離子染料的上染:1.上色前:布面離子性能會影響陽離子染料的正常上染和得色率,布面離子性能不均勻造成陽離子上染不勻,色花。可試驗改性。也可試驗將布面陰離子化再染色提高電位差來獲得較深的顏色。2.染色中:一定要保持離子性能的單一性,以防陰陽結合產生色跡。如與其它染料(如中性)同浴染色時,應加入兩性表面活性劑(防沉淀劑),以及控制加料時機,防止陰陽結合3.染色后期布面的離子性能也很重要,染后必須將未固著上纖維的染料充分洗除.以防后期再遇陰離子藥品,產生色劑。染色OK后半成品布應盡量避免再遇陽離子電位高于腈綸表面染料電位的助劑,否則染料可能被置換下來,造成色牢度下降和色光的變化。
3.5. 溫度的影響:染色過程:在70度以下除吸附外幾乎不上色。Tg左右上色劇烈,須嚴格控制升溫速率和上色速率。固色溫度在95-98度。熱定型溫度:-COOH耐熱性能差于-SO3H,-COOH占多的腈綸控制在130度左右定型,-SO3H占多的控制在150-165度左右定型。溫度過高手感變硬。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