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小樣色差
錦綸染色時,造成大小樣色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小樣所用坯布、染化料、大小樣工藝條件不同等。可采取的預防及補救有:減少環境及光源的影響,規范打樣和對色操作;分析大小樣之間的差異,對小樣的數據進行修正放樣。
2.3.1 小樣對色務必嚴格、精確
(1) 化驗室對色、配色環境設計,應盡可能采用黑白灰等系列顏色,這樣可以預防因環境色彩對眼睛生理所引起的“殘像”而影響對色。對色環境的照明必須充足,以防止對色時因光源而發生的色相變化,應采用“有條件”的固定光源,或配備符合國際標準的燈箱。如果光源變化的幾率比較高,如化驗室對色環境為開放式,則窗外光源會因不同時間不同光源的變化(如早上與下午的光源不同,陰天與晴天的光源不同),而影響配色效率。
(2) 在打確認樣之前應該先弄清楚客戶的各種要求,如原樣色光偏向,是否有特殊整理,纖維染色用染料是否被指定等。
(3) 打小樣用水應與大樣生產一致,并需每日對水質及其pH值進行測試,并調節至工藝要求,避免產生色光差異。
(4) 錦綸纖維的染色性能還隨其染色前受熱史而變化。熱定形條件不同會造成織物吸色率不同,從而造成織物批與批之間的色差。錦綸織物前處理的工藝控制也對染色效果影響非常大,所以大小樣的組織規格要相同,染前半制品的工藝條件力求一致,最好采用同一批半制品。
(5)小樣應采用與大樣同一產地、同一工廠、同一品名、同一批號的染化料。配色時選擇的染料配伍值要基本一致,這樣才能保證染色過程中各染料在染液中的比例關系,有利于染色色光的穩定性和重現性。拼色時主色染料宜固定,變動調節色光用染料,以便于大小樣色光一致。對于在染色加工過程中容易引起變色的染料不予采用。
2.3.2 規范化驗室配色操作
(1) 一般來說,越接近灰色系列的顏色,其灰彩度越難判斷,因為它包含的吸收色相比較復雜,經常需要三種染料拼混,故接近灰色系列的色相,配色時可僅以黃、紅、青的感覺做色偏向的選擇。越是色彩感覺強的顏色,顏色的鮮與純對色相的判斷越是重要,故配色時要首先作出正確判斷,選用正確的染料。
(2) 對色時要注意觀察樣與光線照射角度的變化,以保持一致。
(3) 把握樣布染色后的烘干程度。烘干過度,會造成色光不可逆的偏紅;烘干不夠,則影響色樣的色光飽和度。兩種情況都會造成色光偏差。
(4) 仿色時應重視分品種、分色系,且留樣,積累資料建立色樣庫(有對應的實際生產樣更好)。
2.3.3 嚴格控制大小樣工藝的一致性
(1) 打樣染浴的pH值及升溫工藝應盡量與大生產一致。大樣生產由于水質及直接蒸汽或間接蒸汽的交叉使用,往往鍋爐蒸汽帶入堿性而使染?。穑戎灯?使用緩沖劑或配備pH值在線監控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 小樣染色的保溫時間要與大樣保持一致,以免由于染透性差而造成色差。
(3) 因固色也會影響色光,所以,小樣固色后一定要調節色光,才能進入大生產的工藝制訂。
3 結語
影響錦綸染色產品質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設備、工藝、染化料、大小樣色差及操作等幾方面。生產實踐證明,抓好了上述幾個環節,可以提高錦綸染色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使小樣放樣的一次成功率達到90%以上。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