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實際出發,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相結合,從花邊常用原料出發,總結了以不同原料生產的花邊,概括了其染色方法、染色條件及其各個工序的注意要點,通過以實際生產花邊為例來闡述整個生產流程及實際生產中應注意的事項,對企業生產優質和高檔次花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花邊;染色;
幾個世紀以來,花邊因其花型精致、手感柔軟、層次豐富、風格迥異等特點受到人們的青睞,長久流行[1]。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花邊在紡織服裝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花邊原材料、樣式、設計和風格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無彈花邊發展到彈力花邊;從單一纖維發展到多種纖維;特別在色彩設計上,從單調的一元色逐漸傾向于三色多種搭配的多元風格;而染色工藝是決定花邊美觀性與實用性的重要因素,其過程是一個復雜且具有技巧性的工程,本文從花邊使用的原材料、染色用染化料、染色方法及花邊染色實例來分析花邊染色的工藝流程及生產中的注意事項,對企業生產優質和高檔次花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花邊使用的原料
1.1常見花邊的種類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目前市場上花邊種類多樣,其中,有單一的原料組成,如:純錦綸無彈花邊,錦綸彈力花邊,純滌綸無彈花邊,純滌綸彈力花邊。同時,也有有兩種原料的巧妙搭配的花邊,如:滌綸組合錦綸彈力花邊,錦綸組合人造絲彈力花邊,前兩種多適合大眾風格的花邊產品,而針對高檔次和品牌花邊產品,其原料通常是由三種或三種以上的原料所組成,以形成不同的色彩或質感的奢華花邊。如滌綸、錦綸、人造絲組合的三色彈力花邊,這些由多種原料組成的花邊再同時植入七彩絲,金銀絲等特殊原料的彈力花邊,可形成多色的創意花邊。
1.2用于花邊生產主要原料及其特征 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花邊,其原料大致有以下幾種:錦綸、滌綸、天然纖維棉、再生纖維粘膠絲、氨綸等在花邊生產中的應用都很廣泛。
錦綸:錦綸又稱尼龍,具有高強度、耐磨性好和較高彈性等優點,首先由美國杜邦公司于1939年開始工業化生產,并在許多國家得到廣泛的發展。我國早期多以煤焦油,相繼以石油的裂解產物先制成單體,然后通過聚合或縮聚反應制成纖維高分子物,再經紡絲和后處理加工制成纖維。錦綸大分子上含有極性的酰胺基和非極性的亞甲基,因此具有中等的吸濕性,大分子兩端含有氨基和羧基,在酸性介質中帶有陽電荷,可用酸性染料染色。錦綸6得色量比錦綸66要濃得多,在常溫下對酸和氧化劑穩定性較差,對堿及氨水比較穩定。另外,其耐光性較差,長時間照時,會引起大分子鏈斷裂,溫度下降,顏色泛黃。考慮到生產花邊時對紗線的拉伸力和強度等方面的要求比較高,相比較其它纖維,錦綸也成為花邊的重要生產原料之一。
滌綸:英國化學家制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并于1949后投產,稱之為特解綸,我國則稱為滌綸,由于其具有優良的服用性能,發展速度特別快。滌綸的熱穩定性在幾種主要的合成纖維中是最好的,其化學穩定性與其化學結構有關,在分子鏈中,苯環和亞甲基均較穩定,而結構中存在的酯基則是唯一能起化學反應的基團,滌綸在堿的作用下發生水解,水解程度隨堿的種類、濃度、溫度及時間而不同,滌綸耐酸性良好。對氧化劑和還原劑穩定性亦很高。由于滌綸分子鏈緊密,無特定染色基團,極性較小,缺乏親水性,在水中膨化程度低,所以染色較為困難,易染性較差。這是由于在滌綸的曲折長鏈分子間沒有可容納染料分子的空間,因此染料分子不易進入纖維。現一般采用分散染料染色。染色方法有:載體染色法、高溫高壓染色法和熱熔染色法等。因滌綸初始模量較高,延伸性、回彈性較差,穿著過程中產生的折痕難以消除,因此,在商檔婦女內衣花邊中大都作為包邊線被使用,由于滌綸的舒適性較差,不適合使用在貼身穿著的花邊上,但是可使用在一些裝飾服裝的外用花邊上,用滌綸為主原料生產的花邊比較挺括,成本較低,適合用在外穿的服裝上,起到點綴的作用。
棉纖維具有吸濕、透氣、柔軟舒適的特性是理想的花邊原料,棉纖維經過后整理,增強其張力和強度,可用于花邊的多種花式組織。
人造絲:粘膠纖維是人造纖維中最主要的品種,自1905年工業化生產以來,發展迅速并不斷完善,原料豐富和性能優良,特別是吸溫和透氣性方面,目前沒有一種合成纖維能與之媲美。由于生產過程中受到氧化作用,纖維素中羧基和醛基較高。其濕溫度只有干溫度的50%左右,一般來講,其染色性能方面,與棉纖維相似,上染棉纖維的染料,均可用來染粘膠纖維,并可獲得鮮艷的色澤,低溫短時間染色,其得色比棉淺;高溫長時間染色則比棉深,花邊染色方面現主要使用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粘膠絲吸濕性和透氣能很好,手感光滑柔軟,但是彈性回復性差容易起皺,因此粘膠絲常用于襯緯組織[2]。
2·花邊染色染化料
使用不同原料生產花邊,其染色所需染化料及染色條件是具有明顯差異的。對大多數印染工作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染花邊的染料主要有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等。而各種染料的染色原理、各個染色工序注意事項以及所適用的紡織原料是染色時的關鍵所在及實踐重點。
2.1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主要用于錦綸染色,酸性染料染色時,染料在染液中電離成D-SO3-和Na+,錦綸纖維含有一定數量的氨基和羧基(一般羧基多于氨基),因此具有兩性性質,當加入醋酸或硫酸后,氨基結合氫離子而使纖維帶上正電荷,因而能吸到染料負離子上染。纖維中的氨離子可與D-SO3-的離子鍵結合。同時,纖維染料間也存在著范德華力和氫鍵的作用。當染浴酸性較強時,纖維中的氨離子數量增多,離子鍵起主要作用,當染浴酸性較弱時,范德華力和氫鍵起主要作用。染液的pH值,染色溫度和時間均對染色效果有一定影響:pH值越低,纖維上氨離子越多,對染料陰離子吸引力則越大,因此加酸有明顯的促染作用,實際生產中一般采用醋酸和硫酸銨為主,溫度升高,染料在染液中的聚集程度下降,同時纖維膨化程度提高,染料在纖維表面的吸附和向纖維內部擴散的速度加快。所以要根據染料的聚集傾向大小和擴散性、移染性能高低來控制合適的始染溫度,升溫速率和染色時間,才能達到染勻染透的目的。
2.2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相對分子量小,結構較簡單,不含水溶性基團,是疏水性較強的非離子型染料,染色時依靠分散劑的作用以微小顆粒狀均勻分散在染液中。分散染料染色特點是色澤鮮艷,耐洗色牢度優良,用途廣泛。因分散染料難溶于水,所以絕大多數染料是借助分散劑的作用,以小晶體顆粒分散在水中,只有溶解了的染料分子才能進入滌綸縫隙,在纖維內部進行擴散而著染,分散染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提高,超過100℃時更明顯,分散染料對含滌綸的花邊進行染色一般采用高溫高壓染色,染色時已溶解的染料分子到達纖維表面,被纖維表面吸附,并在高溫下向纖維內部擴散,隨著染液中染料單分子被吸附、染液中染料顆粒不斷溶解,分散到膠束中的染料不斷釋放出來,不斷提供單分子染料,再吸附,擴散,染色后,隨溫度的降低,纖維分子鏈段停止運動,自由體積縮小,染料與纖維分子間以范德華力,氫鍵以及由于機械作用等固著于纖維上。同時,分散染料也可染錦綸,但濕處理牢度差。分散染料是最適合染氨綸的一類染料。特別是聚酯型氨綸。它與分散染料分子可建立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還可形成少量H鍵結合。雖然氨綸的軟、硬鏈段的微結構使分散染料容易上染,但同時也容易解吸,分散染料容易進入纖維內部,但與氨綸的軟鏈段分子很難建立較強的結合。
2.3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是一類在化學結構上帶有反應性基團的水溶性染料,該反應基團通稱為活性基團,在染色過程中,染料結構上的活性基團能與纖維素纖維上的羥基,錦綸纖維上的氨基等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共價鍵,使染料成為纖維大分子上的一部分。
3·染色方法
合理的染色方法是花邊染色工藝順利進行的必要保障,是企業效率與產品質量的關鍵,不同原料及不同類別的花邊,其染色染劑成分及比例必須嚴格把握的。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