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染色工藝一: 提高中溫型活性染料染色一次成功率 分段染色法實為一浴二步法。低溫(35~40℃)染色使C. I.活性橙82上色,中溫(60~65℃)染色使C. I.活性黑5上色。由于此工藝符合該類染料染色性能的特定要求,所以色光穩定,勻染性良好。實踐表明,此工藝可以從根本上克服色花、色差,有效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
另外,活性黑ED-NN(浙江龍盛)的三個拼混組分皆為偶氮型乙烯砜染料,屬于中溫型染料。同類商品有:龍盛黑ED-Q、龍盛黑ED-H、雷馬素黑NF、永光黑ED-R、京仁黑EX、理禾黑RW和汽巴黑W-NN等。由于這些活性黑的拼混組分不含低溫橙(82),所以不必采用分段染色法染色。但由于拼混主色為C. I.活性黑5,親和力較弱,對堿較敏感,所以適合預加堿染色法。
2.2加料方法
2. 2. 1電解質
(1)電解質的施加量
據檢測,常用中溫型活性染料染深色的電解質最高用量以<70 g/L為宜。若電解質用量>70 g/L,則得色深度提高不多,反而會加重加堿固色初期染料的凝聚程度,對染色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2)電解質的施加法
必須強調的是,繩狀噴染(噴射溢流機染色或氣流機染色)必須先加電解質,后加染料(加料順序與卷染相反,與傳統加料法相反)。若按傳統方法先加染料,用含染料的回流水來溶解電解質,則染料會在電解質飽和溶液中凝聚析出,一旦入缸,容易造成色點、色漬。若先加電解質,用含電解質(<70 g/L)的回流水來溶解稀釋預先調勻的染料,則不會發生絮聚或沉淀。
2. 2. 2堿劑
(1)純堿的施加量
經檢測,常用中溫型活性染料的最佳固色pH值為10. 5~11. 0(活性翠藍例外, 60℃染色其最佳pH值為12; 80℃染色最佳pH值為11)。生產中,常采用粉狀輕質純堿5~25 g/L, pH值約為11,其pH值緩沖能力很大。根據所染色澤的深淺,純堿用量5~20 g/L。用量過多,得色深度提高不明顯,反而會降低染料在鹽堿固色浴中的溶解穩定性,降低染品質量。
(2)純堿的施加法
生產中發現,施加堿劑務必遵循兩條原則。第一,堿劑的加入必須建立在“吸色平衡且吸色均勻”的基礎上,即只有在中性浴中(吸色階段)真正達到吸色平衡,且經移染實現吸色均勻后,方可加入堿劑。這是因為:①達到吸色平衡后,殘留染液濃度最低。染液濃度越低,堿劑加入后,染料的凝聚傾向越小,二次吸色越溫和,產生染疵的幾率越小。②堿劑加入后,纖維上的染料會發生固著而喪失移染能力,使吸色階段產生的不均勻性變為永久性疵點。第二,堿劑的施加必須“先少后多,分次加入”。因為固色浴的堿性越強,染料的凝聚與上色反應越激烈,越容易造成染色質量問題。實踐證明,固色的堿性由弱漸強,染液濃度由濃漸淡,可有效緩解染料因堿劑的加入而產生的驟染現象,使染色質量穩定。
2.3勻染劑的使用
實踐表明,加入適量的助劑,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染料的聚集現象。然而,常用陰離子型分散劑與染料陰離子之間存在電斥力,分散劑與染料難以結合,故使用效果不佳。市供的棉用勻染劑通常為多種表面活性劑的復配物,兼具分散性與助溶性。因此,染液中加入1~2 g/L勻染劑,可提高染料的耐鹽堿溶解穩定性,從而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需要注意的是:
(1)市供棉用勻染劑質量良莠不齊,故一定要加以篩選。經驗認為,效果較好的棉勻染劑有M-230K(美高華頤)和L-800(上海康頓紡化)等。
(2)勻染劑一定要在鹽堿用量適當、加料操作到位、染色工藝正確的基礎上施加,否則難以達到勻染目的。
3·結論
中溫型活性染料耐鹽堿溶解穩定性差,對堿敏感,是染色產生色點色漬、色差色花、色牢度差等質量問題的根源。實踐表明,采用與染料性能相適應的染色工藝和化料加料方法,再輔以適當的勻染劑,可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而顯著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