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用活性染料對竹/棉/麻混紡紗進行染色,并測定其吸色率。通過單因素法測定了染料用量、食鹽、純堿、浴比、固色時間對染色的影響,得到了竹/棉/麻混紡紗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藝。即:活性染料2.3%(o.m.f),氯化鈉質(zhì)量濃度70g/L,碳酸鈉質(zhì)量濃度22g/L,90℃固色45min,浴比1:40。
關(guān)鍵詞:竹/棉/麻混紡紗;活性染料;吸色率;染色
用天然竹纖維、棉纖維和苧麻纖維混紡紗(簡稱竹/棉/麻混紡紗)織成的布料,不僅可以改善提高傳統(tǒng)純棉、苧麻產(chǎn)品的防皺性能,同時也具有竹纖維抗菌殺菌涼爽等性能。這三種纖維同為纖維素纖維但結(jié)晶度不同,用同一種活性染料對竹/棉/麻混紡紗染色存在吸色率低和染色不勻的問題。本研究采用浸染,通過改變活性染料用量、食鹽、純堿、浴比及固色時間等因素,得到可以提高活性染料染竹/棉/麻混紡紗染色吸色率及其勻染性的最佳工藝條件。
1·實驗
1.1材料、藥品及儀器
材料:竹/棉/麻(15/70/15)混紡紗。藥品及染料:化學純,西安化學試劑廠:無水碳酸鈉,氯化鈉;工業(yè)品,市購:肥皂片;染料,工業(yè)品,市購:活性艷紅KD-8B,活性嫩黃K—4G,活性翠藍KN-G。儀器:722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BS110S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101型烘箱、2孔恒溫水浴鍋(北京科偉有限公司)。
1.2染色工藝
1.2.1染色工藝曲線
K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藝曲線[1]
在60℃入染,15min后加入食鹽,在60℃溫度下續(xù)染15min,升溫至90℃后加入純堿,在90℃固色30min,染色完畢后降溫冷卻,取出試樣,用冷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1.2.2皂煮
用皂片2g/L、純堿2g/L、浴比1:30配成皂煮液,在溫度為100℃皂煮10min,然后取出試樣水洗。
1.3測定方法
1.3.1染料最大吸收波長的測定
將染色原液用蒸餾水稀釋至0.04g/L,選擇可見光范圍380~780nm[2]。用722型分光光度計在可見光范圍內(nèi),采用試探法在不同波長下測染料的吸光度,最后在最大吸光度下找出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
1.3.2反應染料吸色率
反應染料(活性染料)吸色率(有的文獻稱吸盡率)的測定
反應染料吸色率的測定按照國標GB/T2391-2003進行。
1.3.3反應染料固色率
反應染料(活性染料)固色率的測定按照GB2391-2006進行
2·結(jié)果與討論
2.1活性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長
2.1.1活性艷紅KD-8B的最大吸收波長
由圖1可知,活性艷紅KD-8B的最大吸收波長為516nm。
2.1.2活性嫩黃K-4G的最大吸收波長
由圖2可知,活性嫩黃K-4G的最大吸收波長為388nm。
2.1.3活性翠藍KN-G的最大吸收波長
由圖3可知,活性翠藍KN-G的最大吸收波長為622nm。
2.2活性染料用量對吸色率的影響
通過表1的染色處方并按照K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藝曲線進行染色實驗:
通過改變?nèi)玖嫌昧?,其它處方條件不變的方法進行染色實驗,得到的染色結(jié)果見下圖4。
由圖4可知,隨著活性艷紅KD-8B、活性嫩黃K-4G、活性翠藍KN-G用量的增多,染料的吸色率也明顯增大。但由于生產(chǎn)成本等原因,如果染料的用量過多必然會成本增大;而如果染料用量過低,會使染料的吸色率明顯下降。綜合考慮選染料用量對織物重2.3%為宜。
2.3食鹽用量對吸色率的影響
通過表2的染色處方并按照K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藝曲線進行染色實驗:
通過改變食鹽的用量,其它處方條件不變的方法進行染色實驗,得到的染色結(jié)果見圖5。
通過圖5可以看出,食鹽對活性染料有明顯的促染作用,染料的吸色率隨著食鹽用量的增加而明顯增大。食鹽用量30g/L~90g/L吸色率上升較快,綜合成本等考慮,選用食鹽用量為70g/L為宜。
[1][2]下一頁>>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