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以來轉移印花已成為紡織印花的一個分支。到1974年前后,隨著聚酯織物的暢銷,轉移印花的生產量迅速增長到4億m左右。
英國web顧問公司的Chris Byme估計,西歐市場中轉移印花織物約為1.5億m2,約占織物印花的5%。服裝轉移印花約為1 500萬m2,只估算服裝印花部分的面積。但是,在全球270億m2的印花織物中僅有11%是在西歐印花的。所有類型的紡織品印花中的大多數在遠東(50%)完成,接著依次為北美(11%),拉丁美洲(10%),非洲(7%),中東(7%)和東歐(4%)。
轉移印花方法的傳統優點是眾所周知的,紡織印花設計首先印制在柔性的非紡織材料,如紙上,然后通過一步獨立的工藝步驟轉移到紡織織物或服裝上?,F已開發出許多種轉移印花方法,但大多采用使用升華染料的干法熱轉移印花,主要用于印制聚酯和富含聚酯纖維的材料。但是其他方法,如熱熔轉移法、脫膜轉移法和濕轉移法也都開發成功。
在熔融轉移法中首先是將設計圖案用含蠟的墨水印刷在紙上,將熱的烙鐵放置在紙的反面,壓紙使紙與織物相接觸,然后墨水熔化在織物上,織物上就顯示出設計的圖案。在脫膜轉移法中,先在紙上印制帶有設計圖案的墨層。薄膜上的圖案通過熱和壓力轉移到紡織物上,通常印在服裝織物上。在濕轉移方法中,染料通過水介質從紙上擴散到織物上,這種工藝不只限于使用升華染料。濕法轉移印花已可用于棉、羊毛和絲綢織物及服裝,但這些已開發成功的方法只取得有限的商業上的成功。
干法熱轉移印花采用升華分散染料,這種染料直接從固態進人氣態,而不會熔化成液態。因此分散染料中的著色劑必須在轉移溫度下揮發掉,所選用的染料必須適合紡織材料中的各種纖維。大體上說,所用染料,主要是商業上應從大量現有的分散染料中選取,而不是投人大量資金去開發只能用于干法熱轉移印花的新穎分散染料。的確,目前分散染料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著色劑的結構,要能抵抗熱遷移,并且在高溫下有良好的色牢度。
適用于干法熱轉移印花的分散染料通常有單偶氮染料,也有氨基蒽醌發色團。研究證明,這樣的染料通常具有較小的分子量,一般小于350。這些較小的染料分子通常含有適當的助色團。這些極性助色團通常是一CN、一NO:、一S0:R、一NH:或一NHR,同樣重要的還有不含離子基團如一SO,H或一C00H,因為這些基團都是抑制染料升華的。分散染料,如C1分散黃3、C1分散黃8、C1分散黃54、C1分散橙3、C1分散紅15、C1分散紅60、C1分散藍14、C1分散藍56和C1分散紫,所有這些染料的相對分子量都為350或更小。在200℃下可測量到的蒸氣壓為10。g/1~10‘59/l,使它們適用于干法熱轉移印花。
用于轉移印花色漿的分散染料必須有很好的配伍性,以保證在所用的轉移印花溫度下具有良好的升華性能。染料的分散程度和轉移印花色漿中所用的溶劑都必須適合于能先將圖案印在轉移印花紙上,還必須按照所采用的印花方法來選擇各種印花紙。在轉移印花色漿中所用的分散染料通常都在稀釋前用壓絲餅方法制成,這使它們能通過復雜的方法和印花色漿相融合。另外,所用的染料在色漿溶劑中必須具有較低的溶解度,并且印制在轉移印花紙上以后不會結晶。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