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式印染廠房的建筑形式,應根據建廠地區條件和其他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可以選擇鋼筋混凝土框架+磚砌圍護的廠房結構形式,也可以選擇普通鋼結構+磚砌圍護的廠房結構形式。前者的優點在于保溫度好、耐久性強、屋面(天花板)平滑度處理較容易;缺點在于工期長、造價高。后者的優缺點與前者相反。由于鋼結構屋面需要大量的條、拉桿等連接件,局部上阻擋了蒸汽沿天花板坡面上升,加上這些構件難以做保溫處理,將不可避免導致掛水滴水;如果在這些連接件以下標高安排吊頂,又會增加建設成本和施工難度。此外,混合有各種腐蝕性物質的濕熱蒸汽對鋼結構本體的侵蝕,常年維護費用也將增加企業運行成本。綜合比較鋼筋混凝土形式的廠房屋面,由于其材料特點,在保溫處理、平滑度掌握、施工組織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可控性,只要可能,特別是對紡織印染廠來說,還是選擇鋼筋混凝土框架+磚砌圍護的廠房結構形式較好些。
屋面處理也是廠房設計的重要環節,印染廠房內部普遍溫度高、濕度大,室外氣溫低時容易造成凝霧滴水,又影響產品質量。屋面的處理一般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屋面保溫處理、二是屋面坡度控制、三是天花板平滑度處理、四是屋面排風裝置選擇。這幾個問題都與廠房內的凝霧滴水有關,在設計時應結合建廠當地氣候條件、企業產品定位等因素,綜合考評后確定設計方案。
門窗設置門窗的設置關系到廠房內的交通組織、采光、通風效果等方面,也是印染企業廠房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窗的形式上,要根據建廠當地的自然和氣候條件,結合廠房實際容積和設備運行的技術指標,合理設置。一般而言,以平開或推拉窗、高位固定窗與低位百葉窗相結合的混合型窗戶設計較為合理,可以較好地平衡采光與通風、補風的需要。
附房設計與生產密切有關的輔助生產和車間管理、生活等部分布置在與主廠房毗連的附房內。布置這第12期戴立怡:關于印染廠房設計的幾點看法應考慮以下基本要求:(1)不宜圍繞車間四周布滿附房,以利車間自然通風。為彌補單層廠房東、西兩端附房面積有限,可采用2層附房;(2)配液室等應盡可能靠近其服務的設備;(3)染化料稱料間盡可能布置在便于領用的位置;(4)車間配電室、熱力站盡可能布置在即便于引進管線,又靠近負荷中心的位置;(5)燒毛用的汽油氣化室須靠近燒毛機,以縮短汽化氣輸送管道;(6)空壓站除考慮靠近用氣負荷中心外,還應注意盡量減小其噪聲對附近相關建筑物的影響;(7)車間試驗室、保全室、辦公室、廁所等可視車間具體情況布置。
廠房設計時也應考慮印染企業的產品方向。針織印染廠與一般印染廠因其工藝路線不同,在廠房設計上應區別對待。
綜上所述,印染廠房的設計是一項包括工藝、土建和公用工程等專業的綜合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設計中應統籌安排、協同配合。要根據印染廠的生產特點,通過合理組織廠房內部的氣流以達到有效的通風、排汽,重點解決廠房內滴水問題,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科學合理與經濟實用相結合,以便做出技術先進可行、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在建設期間和建成投產后能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設計。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