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的轉印偏置電壓條件和纖維發色濃度的關系表明,分散染料最佳轉印偏置電壓因染料種類不同而存在差異,但這次高純度分散染料色料的最佳轉印偏置電壓范圍為23002700V.此外,即使轉印偏置電壓為0V,也能產生發色前的纖維表觀濃度0406,發色后的為08125.即使只用轉印偏置電壓將分散染料色料機械地附著在織物上,也能夠獲得某種程度的轉印,但為使各種色澤都能獲得高的實用表觀濃度,偏置電壓必須在2000V以上。當偏置電壓高于2700V時,雖然所有轉印部分也會產生高的表觀濃度,但在半色調部分上卻出現顯著的粒狀感,降低了整個轉印部分的勻染性,其原因認為是由于半色調部分上的色料附著量少,致使偏置電壓過剩,圖象紊亂之故。
因此,1表示分散染料色料平均粒徑和電位的關系。作為一般分散染料色料的物理性能,當染料粒徑增大時,其帶電量增加,電位隨之也增高。但是,在這次分散染料色料上,如果它的粒徑增大,則電位卻反而降低,估計是受到分散染料分子結構等影響的緣故。
今后,為了研究分散染料色料粒徑對發色濃度的影響,認為在同一分散染料色料上有必要用只改變粒徑的試樣加以確認。
平均粒徑和電位的關系(5)高純度化分散染料的發色性能在市售分散料中,含有50%以上分散劑等雜質。它們對染料色料的染色性和物理性能有顯著影響的可能性。因此,在分散染料的高純度化對滌綸染色性的影響上,2表示高純度分散染料所得的表面濃度相對于市售染料的提高率(%)。由2可見,和市售分散染料色料相比,除黑色外,其它染料色料的表觀濃度提高率約10%60%.
高純度分散染料色料的發色濃度提高率對于各色高純度分散染料,其色料粒徑和市售染料色料粒徑相同,分布在約052m范圍內,可以認為,上述發色濃度的差異起因于染料分子結構上的差異,但在考察雜質對粒徑影響時,有必要對相同結構的分散染料進行相互比較。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