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用染料Lanasol紅6G,用量1%(owf),溫度對淺色系纖維的影響見表7。
由表7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淺色系纖維上染百分率有所增加。但溫度從85℃升到90℃時,上染百分率增加不是十分顯著,但斷裂強力出現明顯下降,所以,優化工藝參數選為85℃上染淺色系纖維。
2.2.7溫度對深色系纖維的影響
選用染料Lanasol紅6G,用量為4%(owf),由于深色系纖維上染百分率較淺色系低,故為達到較好效果,優化工藝時上染溫度要高于淺色系上染溫度。溫度對深色系纖維的影響如表8所示。
由表8可以看出,溫度從85℃升高到90℃時,上染百分率明顯提高,在90℃升溫到95℃時,上染百分率略有增加,但表觀染色深度K/S值增加不明顯,且斷裂強力有明顯的下降,所以優化的溫度選擇90℃。
2.2.8染色時間對淺色系纖維的影響
根據常規染色的理論知識,當染色溫度降低時,適當延長染色時間,可以提高上染百分率。選用染料Lanasol紅6G,用量為1%(owf),在85℃時,不同染色時間對纖維上染淺色,測定其上染效果。染色時間對淺色系纖維的影響見表9。
由表9可以看出,隨著染色時間的增加,上染百分率也逐漸增加,染色時間在80~90 min,上染百分率基本不變;染色時間在70~80 min時,上染百分率有所增加,但斷裂強力有所下降,而且表觀深度K/S值增加并不明顯,所以選擇染色時間為70 min,既能節約能源,又能有效的保證上染效果。
2.2.9染色時間對深色系纖維的影響
選用染料Lanasol紅6G,用量為4%(owf),在90℃時,不同染色時間對纖維上染深色,測定其上染效果。染色時間對深色系纖維的影響如表10所示。
由表10可以看出,在染色時間為80 min時,上染百分率及K/S值各項指標均較好,而隨時間再增加到90 min時,不同于淺色系纖維染色工藝,上染百分率反而會有一定的下降趨勢。所以,上染深色系纖維優化時間選定為80 min。
2.3低溫染色對固色率的影響
2.3.1淺色系纖維固色后處理對固色率的影響
在采用Lanasol染料染色時,分為染色過程和固色后處理過程。所謂固色后處理,就是利用氨水或純堿,調整染色殘液的pH值使其達到固色效果。
當上染淺色系纖維時,常規染色過程中pH值基本保持不變,不需要添加堿劑,在低溫染色后,固色時加少量堿劑,測試其固色率。
選用染料Lanasol紅6G,用量為1%(owf)時,染色過程結束后,在染色后處理過程中,不同堿劑用量下,測定淺色系纖維固色率效果,結果見表11。
由表11可以看出,堿劑用量在0.4%(owf)的情況下,纖維上染料的固色率較高,而且其對應的表觀染色深度K/S值的數值也較大。
2.3.2深色系纖維固色后處理對固色率的影響
當對羊毛纖維上染深色時,常規染色過程需要在pH值為4~5的情況下進行,染色結束后的固色后處理時需要用堿劑將固色pH值調至8~9。因此,在低溫染色時也需要在固色后處理過程中,調整pH值的范圍,測定不同堿劑用量對固色率的影響。
選用染料Lanasol紅6G,用量為4%(owf)時,染色過程結束后,在固色后處理過程中,不同堿劑用量下,測定其深色系纖維固色率效果,結果見表12。
由表12可以看出,當純堿用量為2.3%(owf)以下時,隨堿劑用量增加,固色率和K/S值均有所增加;當純堿用量為2.3%(owf)以上時,隨堿劑用量增加,固色率和K/S值都下降;即純堿用量在2.3%(owf)出現染料固色率最大的波峰。所以,在固色后處理中,優化工藝參數選擇堿劑用量2.3%(owf)為最佳值。
根據以上實驗的結論分析可以得出,毛用活性染料Lanasol系列低溫染色最優工藝參數為:
①對用量1%(owf)的染料上染淺色系纖維參數為:浴比1∶50,助劑40%Albegal B用量0.9%(owf),醋酸用量1.2%(owf),純堿用量0.4%(owf),染色溫度85℃,染色時間70 min
②對用量4%(owf)的染料上染深色系纖維參數為:浴比1∶50,助劑40%Albegal B用量2.0%(owf),醋酸用量2.3%(owf),純堿用量2.3%(owf),染色溫度90℃,染色時間80 min。
3·結論
采用活性染料Lanasol系列染料對羊毛纖維進行低溫染色,用量1%(owf)的染料對纖維上染淺色,用量4%(owf)的染料對纖維上染深色,在保證其最佳染色效果的情況下,對各染色工藝參數優化。
①選定染料和工藝的情況下,確定對纖維的助劑用量,上染淺色系纖維用量為0.9%(owf),上染深色系纖維用量為2.0%(owf)。
②選定低溫染色工藝上染時,醋酸用量上染淺色系纖維為1.2%(owf),上染深色系纖維為2.3%(owf)。
③選定低溫染色工藝上染時,確定上染淺色系纖維溫度為85℃,上染時間為70 min;深色系纖維上染溫度為90℃,上染時間為80 min。
④選定低溫染色工藝固色時,對淺色系纖維純堿用量為0.4%(owf),深色系纖維純堿用量為1.2%(owf)。
⑤優化后的低溫染色工藝較常規工藝染色試樣,染色速率、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均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殷來所,何瑾馨.Valsol LTA在毛用活性染料低溫染色中的應用性能研究[J].紡織學報,1997,18(5):21-23.
[2]高曉紅,宋心遠.活性染料染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紡織工業出版社,2004[3]張建波.活性染料對羊毛染色的研究[J].毛紡科技,1999(5):38-39.
[4]Lewis D M.Wool Dyeing[M].England:S.D.C.,1992,41-42.
[5]林詩欽.羊毛低溫染色助劑NT[J].上海染料,1990(6):52-53.
[6]彭帆,黃秀寶.羊毛低溫染色[J].印染助劑,2006,23(1):8-12.
[7]張國慶,劉華.常用染色助劑對染料吸光性能影響的研究[J].浙江工程學院學報,2003,20(1):6-8.
[8]胡雪敏,張海燕,解春華.蘭納素/汽巴克隆染料用于染黑色天絲/羊絨混紡織物的研究[J].毛紡科技,2005(5):11-12.
[9]Riva A,Alsina J M,Prieto R.Enzymes as auxiliary agent in wooldyeing[J].JSDC,1999,115(4):125-129.
[10]李洪霞,吳贊敏.活性染料染色牢度的研究[J].北京紡織,2004,26(2):35-38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