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選擇三種活性染料,改變染料用量,并以表面染色深度K/S值、固色效率及摩擦色牢度為染色效果評價指標,評價了經自制的陽離子改性劑WLS浸軋法改性棉織物和活性染料浸軋法染色的染色效果。結果表明,改性棉織物染色性能顯著提高,獲得比未改性織物有鹽染色更高的K/S值,更好的干、濕摩擦色牢度,能實現活性染料無鹽低堿染色,同時提高固色效率,減少染色后處理用水量,因此WLS助劑是一種有很好應用前景的陽離子改性助劑。
活性染料染色時,必須加入大量的鹽,一般在30~150g/L之間,進而導致出現許多問題,使染色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1-3]。此外,為了滿足活性染料固色需要,染色階段還需加入堿劑,而染料在堿性條件下又極易水解,導致染料利用率降低[4]。為了去除水解和未固色的染料,常又需要耗時長、耗能多和成本昂貴的水洗工序,同時帶來廢水問題[5]。WLS助劑是我們研究課題組制備的一種陽離子反應性交聯改性劑,研究已表明經該助劑改性的棉織物能實現活性染料無鹽染色[6-8]。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有效降低染色污染,實現節能環保染色,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選用WLS助劑,探討了染料用量,對陽離子改性劑WLS改性棉織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響,測試了織物表面染色深度K/S值、固色效率及牢度等性能指標。
1·實驗
1.1主要材料、藥品和儀器
材料:平紋純棉織物:32×32,68×54,37.5"藥品:活性深藍CD-NB、活性紅BS-RGB、活性黑DS-DH(為工業品,由上海科華染料有限公司提供);陽離子改性劑WLS(自制);碳酸鈉等。儀器:HHS-24型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東星建材實驗設備有限公司)、SF300電子天平(上海良平儀器儀表有限公司)、Y571B型耐摩擦牢度儀(溫州紡織儀器廠)、SF-300型思維士電腦測色儀(思維士科技公司)等。
1.2棉織物浸軋改性工藝
浸軋改性液(陽離子改性劑WLS 30g/L,氫氧化鈉6g/L,二浸二軋,軋液率65%)→預烘(80℃,2.5min)
1.3軋染染色工藝
1.3.1未改性織物染色工藝
浸軋染液(染料用量0.4~2.0g/L時,碳酸鈉10g/L,氯化鈉30g/L,二浸二軋,軋液率65%)→預烘(90℃,2min)→汽蒸(飽和蒸汽100℃,3min)→冷水洗→皂洗(皂液2g/L,95℃,10min,浴比25:1)→水洗→烘干。
1.3.2改性織物染色工藝
浸軋染液(染料用量0.4~2.0g/L時,碳酸鈉5g/L,二浸二軋,軋液率65%)→預烘(90℃,2min)→汽蒸(飽和蒸汽100℃,3min)→冷水洗→皂洗(皂液2g/L,95℃,10min,浴比25:1)→水洗→烘干。
1.4測試指標
1.4.1染色深度的測定
織物K/S值測定采用SF-300思維士電腦測色儀,10°視野,D65光源,試樣折疊3層,測定10次,取其平均值。
1.4.2固色效率測定
在溫度95℃下,用含皂粉2g/L,Na2CO3 2g/L的溶液,浴比30:1,對染色后的織物進行皂煮10min。然后按下式計算固色效率:
固色效率/%=(皂煮后織物K/S值/皂煮前織物K/S值)×100
1.4.3摩擦色牢度測試
采用摩擦牢度試驗儀,按照GB/T 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摩擦色牢度》測試,隨后采用GB/T 250-1995《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評級
1.4.4勻染性測定
在織物上任取10個點,在最大吸收波長λmax處用SF-300思維士電腦測色儀測試其表觀深度K/S值,然后計算出標準偏差Sr,以此來表示染色織物的勻染性。標準偏差愈小,則勻染性愈好。相關公式如下:式中,n為測量點數。
2·結果與討論
按1.2工藝改性的棉織物及未改性棉織物,選擇三種活性染料,分別改變染料用量,按照1.3工藝進行染色,測染色織物的染色性能。
2.1染色深度提高效果及固色效率
三種活性染料軋染染色織物的K/S值結果分別見表1~表3。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