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高固色率的雙活性基M型活性染料對速生人工林木材進行染色,均有很好的易染性和滲透性以及較高的上染率。利用不同種類固色劑對活性染料染色單板進行處理,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別測定未經和經固色劑處理的活性染料染色單板熱水浸泡液的分光光度值,可知分別經3種環保型固色劑處理后的活性染料染色單板的耐水色牢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NRT處理過的染色單板的耐水色牢度最佳。
1· 引言
木材質輕、高強、美觀,加工能耗小,是當今世界四大材料(鋼材、水泥、木材、塑料)中惟一可再生、再循環利用和可自然降解的綠色材料和生物資源。由于優質天然林大徑級材和名貴家具用材資源有限,價格昂貴,不能完全滿足家具制造、建筑裝修和人造板二次加工的大量需求,因此,全球木材工業原料供應正逐步轉向使用速生人工林木材資源。通過染色可提高速生材的裝飾性和產品的附加值,實現速生人工林資源的高效利用。
目前木材工業中單板染色所用染料均是酸性染料[1,2],但酸性染料染著性較差,染色后的木材耐水性較差,遇水易褪色。染色材的顏色堅牢度對后續的木材加工及使用過程有很重要的影響,如顏色堅牢度低,會在木材干燥、涂飾、砂磨和使用過程中褪色或變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染色材的使用價值,因此,提高染色木材的顏色穩定性又成了研究熱點[3]。
采用高固色率的雙活性基M型活性染料對速生人工林木材進行染色,均有很好的易染性和滲透性以及較高的上染率[4—8],活性染料分子和一般水溶性染料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一個(或兩個)可和纖維素、半纖維素反應形成共價結合的活性基,活性染料一定條件下可與木材反應形成穩定的化學鍵而固著在木材上,從而使其染色物的耐水顏色穩定性比其他染料好。一般來講,活性染料染色后可以不經固色處理,在生產中通過促進染料與纖維的鍵合,減少水解染料的生成,并加強水洗去除浮色來保證染制品的牢度。如果采取在染色后水洗的方法進行處理,必須消耗大量的水資源,且部分水解染料和未固著染料難以洗除,同時在水洗和應用過程中,也會使已鍵合的染料產生水解斷鍵,造成染料從染色制品上脫落,引起變色或褪色,并增加了廢水的污染。減少未固色染料與提高染色制品的耐水洗牢度、削減生產成本和減輕環境負擔有著密切的關聯,固色劑就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開發的染色后處理用助劑[9,10]。
本文采用3種固色劑對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泡桐單板進行固色,通過利用分光光度法對活性染料染色單板固色前后的耐水顏色穩定性進行對比研究,以期了解固色劑對活性染料染色單板耐水洗色牢度的影響作用,為活性染料對速生材單板的染色提供理論依據。
2·實驗部分
2.1 試劑與儀器
試材:速生泡桐(湖南省),厚度為1mm的單板。染料:活性紅M3BE、活性黃M-3RE、活性藍M2GE(上海染料八廠)。固色劑:NRT、HMRT、TF232(佛山傳化富聯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其他相關助劑:NaOH(分析純,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H2O2(30%,分析純,廣東臺山粵僑試劑塑料有限公司);Na2SiO3(分析純,長沙分路口塑料化工廠);元明粉Na2SO4、純堿Na2CO3(化學純,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醋酸(36%,分析純,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實驗用水為蒸餾水。
721型分光光度計(天津市普瑞斯儀器有限公司);HH-4數顯恒溫水浴鍋(常州澳華儀器有限公司)。
2.2 實驗方法
(1)試件大小100mm×100mm×1mm,每塊試件經堿煮漂白等前處理后清洗干燥待用。
(2)活性染料的染色:染液濃度為1%(染料對木材重),浴比為1∶30(浴比無單位,指木材與染液的質量之比),染色3h后加純堿固色0.5 h。清洗干凈后室溫干燥。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