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常規測試方法(移染性)
用Datacolor電腦測配色儀測定最大吸收波長下,移染后色布、白布的表面深度K/S值,移染率按公式(1)計算:
移染率=[(K/S)2/(K/S)1]×100%(1)
式中:(K/S)1代表移染后色布的K/S值;(K/S)2代表移染后白布的K/S值[3]。
1.3.3新的測試方法(勻染性)
用Datacolor電腦測配色儀測出①~⑥號染色布樣的CIE 1976 L*、a*、b*值,其中,L*值是表示顏色的明度值,明度值越高,顏色越亮;a*值是表示顏色的紅綠度,正數偏紅,負數偏綠;b*值是表示顏色的黃藍度,正數偏黃,負數偏藍[4]。以⑥號染色布樣為標準樣,按公式(2)分別計算各個布樣的L*、a*、b*值對標準樣的偏差S(L*)、S(a*)、S(b*),即相對不勻度,再按公式(3)計算出總不勻度。
式中:S(x)代表布樣①~⑤號的L*、a*、b*值對染色布樣⑥號的偏差S(L*)、S(a*)、S(b*),即相對不勻度;xi代表①~⑤號布樣的L*、a*、b*值,xn代表⑥號布樣的的L*、a*、b*值,n=6。
2·結果和討論
2.1用常規試驗方法測到的緩染性和移染性
常規緩染性試驗方法是根據染色時間對上染百分率的影響,考查不同時間染色布樣在勻染劑作用下能否達到顏色一致,顏色一致性高則說明勻染劑的緩染效果好,反之則差。移染性試驗是基于勻染劑能夠與纖維或染料結合,因此有一定的剝色作用,將色布與白布置于含勻染劑的移染液中,色布上的染料部份被剝落,上染到白布上,白布得色越深,移染率越高,則說明勻染劑的移染性越好。
用常規方法測得的緩染性和移染性見表1。
由表1可看出,勻染劑201的緩染性評級是4級,也就是說,在染色8 min后,染液達到52℃時加入的織物與在染色初始染液溫度40℃時加入的織物得色一致。說明勻染劑201在染色時能夠阻止染料過快地與纖維結合,起到較好的緩染作用。勻染劑201的移染率為45.43%,說明其移染效果好。即使初始時染料有上染不勻的現象,也能通過移染來提高染色均勻性和遮蓋性。勻染劑PSP的緩染性評級是3級,移染率為14.74%,說明該勻染劑有一定的緩染作用,但移染作用較差。
2.2用新測試方法測到的勻染性
本文探索的新的勻染性測試方法,染色處方用紅、黃、藍三原色弱酸性染料拼色,是因為兩只或兩只以上染料拼色時,易產生競染現象,染色的勻染性更差。染色工藝沒有按照常規的染色工藝,而是采用階梯式升溫的染色工藝,每勻速升溫10℃后保溫一小段時間。用電腦測配色儀測量各階段染色織物的CIE 1976 L*、a*、b*值,再計算出L*、a*、b*值的相對不勻度和總不勻度。總不勻度小則說明在各個染色階段,三種染料能勻速上染織物,織物的色光都相接近,因此勻染劑的勻染性能就好。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