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測試方法,檢驗勻染劑201和勻染劑PSP的勻染性,得到的結果見表2和表3。同時,測試不加入勻染劑染色時染料的勻染性,結果見表4。
由表2的數據計算得出,勻染劑201的相對不勻度為:S(L*)=0.12,S(a*)=0.14,S(b*)=0.14;總不勻度為:S(a*)+S(b*)=0.28。
由表3的數據計算得出,勻染劑PSP的相對不勻度為:S(L*)=0.08,S(a*)=0.99,S(b*)=0.16;總不勻度為:S(a*)+S(b*)=1.15。
由表4的數據計算得出,不加勻染劑的相對不勻度為:S(L*)=0.03,S(a*)=0.54,S(b*)=0.13;總不勻度為:S(a*)+S(b*)=0.67。
在染色過程中,首先,好的勻染劑應該是能夠控制染料上染纖維的速度,使每個階段的染色布樣的顏色深度隨著時間增加而遞增,即L*值逐漸減小,這樣計算出來的S(L*)值不能過小,過小則說明染料易瞬染。表4中布樣②到布樣⑥的L*值非常接近,S(L*)=0.03,說明不加勻染劑染色時染料會急劇上染纖維,使布面產生色花。其次,好的勻染劑應該是能夠控制同浴的每只染料以相同的速度上染纖維,降低染料的競染現象,使每個階段的染色布樣色光都一致,即a*、b*值變化不大,S(a*)和S(b*)越小越好,總不勻度也越小越好。勻染劑201的總不勻度為0.28,勻染劑PSP的總不勻度為1.15,不加勻染劑的總不勻度為0.67,說明勻染劑201有較好勻染性能,而勻染劑PSP的勻染性很差。
用弱酸性染料染錦綸時,染料以離子鍵、氫鍵和范德華力共同作用而與纖維末端氨基結合,由于氨基含量低且纖維微結構均勻性差,因此染浴中染料分子對錦綸纖維有很強的親和力,染色過程中容易瞬染,導致染色不勻[1]。所以不加勻染劑時,三種染料的競染、瞬染現象嚴重,勻染性很差,染出來的織物顏色很不均勻。染色時加入勻染劑,勻染劑通過占據纖維上的染座與染料產生競染,因而延緩染料的上染;或與染料結合減少染料直接上染纖維,然后通過移染達到緩染的效果[5]。勻染劑201能與染料或纖維結合,延緩染料上染纖維,所以有較好的勻染性。勻染劑PSP不能有效地阻止染料過快地與纖維結合,所以勻染性很差。
因此,以不加勻染劑染色得到的總不勻度為分界點,總不勻度越小勻染劑的性能越好。總不均度小于0.3,勻染劑性能很好;總不均度在0.3~0.6范圍,勻染劑性能一般;總不均度大于0.6,勻染劑的性能很差,跟不添加勻染劑染色的效果一樣。
對比常用的和新的兩種勻染劑性能檢驗方法,我們不難發現,新方法操作簡單,準確度高,直觀、清晰;常用的方法不夠直接和精準。因此,新的方法是一種能有效檢驗酸性染料染色用勻染劑性能的方法。
3·結論
(1)用新的勻染劑性能檢測方法測得的結果為:總不勻度越小勻染劑的性能越好。總不均度小于0.3,勻染劑性能很好;總不均度在0.3~0.6范圍,勻染劑性能一般;總不均度大于0.6,勻染劑的性能很差,跟不添加勻染劑染色的效果一樣。
(2)本文探索的新的勻染劑性能測試方案設計較合理,結合電腦測配色和數學計算方法把檢測結果量化,能更快速、直觀、有效地檢驗勻染劑的性能好壞。
參考文獻
[1]沈志平.染整技術(第二冊)[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2]蔡蘇英.染整實驗[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3]于魯晉,周強,黃中權,朱亞偉.錦綸染色勻染劑的勻染性[J].印染助劑,2008,25(7):31-34.
[4]楊忠偉,石紅.電腦測色儀在紡織檢驗及生產上的應用[J].染整技術,2002,24(3):37-40.
[5]王存倉.紡織染整助劑導論[M].陜西: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
<<上一頁[1][2][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